【教学设计】《苏武牧羊》(语文A版)

【教学设计】《苏武牧羊》(语文A版)

ID:42028820

大小:296.4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6

【教学设计】《苏武牧羊》(语文A版)_第1页
【教学设计】《苏武牧羊》(语文A版)_第2页
【教学设计】《苏武牧羊》(语文A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苏武牧羊》(语文A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苏武牧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篇课文分别从苏武以死抗辱、怒斥叛臣卫律和荒漠牧羊三个生动的事迹表现了苏武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充分体现了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不畏强敌,宁死不屈,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句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文学积累和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材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并积累“穷愁、大节、社稷、旄、笳、红妆”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读懂课文,了解作者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这段文字的声调、节奏等诵读技巧,表现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培养学生语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本文中

2、,感受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坚忍不拔,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掌握文章脉络及文章的中心思想。◆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历史故事——苏武牧羊。(齐读课题)人物简介:苏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官。背景介绍:天汉元年(前100年)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二、阅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匈奴(xi

3、ōng)单于(chán)刑罚(xíng)旌节(jīng)玷污(diàn)地窖(jiào)毡帽(zhān)羊羔(gāo)三、学习课文开头结尾:(1)在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知道文中苏武的身份是?(使臣)。(2)你怎么知道的?课文第一小节有没有介绍?打开书找找。(课文第一小节有一句话说明了苏武的身份:有一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还亲自把一支旌节交给他。)(3)理解“旌节”。旌节,古代指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后借以泛指信符。唐制中,节度使赐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行则建节,树六纛。亦借指节度使、军权。“旌节”是相当重要的,它还——代表国家。正因为这样苏武对待旌节的态度是——恭

4、恭敬敬的。(5)能用上“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来读一读这句话吗?(因为苏武知道这旌节是代表国家的,所以就恭恭敬敬地接过来。)从你的表情我感受到你已经真正理解了“恭恭敬敬”的含义了。(6)苏武恭恭敬敬地接过旌节离开了长安。然而当他回到长安时,已经过了整整19年。(出示最后一节)苏武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人;揣着脱光了毛的旌节四、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1、了解苏武在匈奴的遭遇:让我们读读课文2—5小节,了解苏武出使匈奴时的遭遇。(板书:出使匈奴)练习用“当匈奴王时,苏武”来概括。(当匈奴王说苏武参与谋乱,要治他罪时,苏武宁死不屈,抽刀自尽;当卫律来劝苏武投降的时候,苏武怒目圆睁,大声骂他

5、;当匈奴王让苏武去北海牧羊时,苏武心坚如铁、毫不动摇。)(1)了解苏武牧羊的内容,感受苏武“心坚如铁,毫不动摇”的爱国之心。2、学习第2和第3小节。(1)受尽折磨而丝毫不向敌人屈服,这是什么?这就是——心坚如铁、毫不动摇的表现;这就是有气节的表现。课文第五小节通过对苏武荒漠牧羊的行为的描写来赞颂了苏武的气节。课文第二第三小节也向我们展示了苏武心坚如铁毫不动摇的气节,自己读读这两个小节,找出描写苏武的句子,把它读正确、读出感情来。五、全文总结。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困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苏武正是用他的坚贞不屈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气节,也向我们诠释孟子的那句名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

6、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板书设计旌节以死抗辱威武不屈怒斥叛臣忠诚爱国荒漠牧羊坚忍不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