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文化”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核安全文化”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ID:42030297

大小:1.60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5

“核安全文化”课程教学模式探索_第1页
“核安全文化”课程教学模式探索_第2页
“核安全文化”课程教学模式探索_第3页
“核安全文化”课程教学模式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核安全文化”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3年第13期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3.13.064“核安全文化”课程教学模式探索黄 昕 孙敬睿摘要:“核安全文化”是一门新兴课程,它的兴起与核能界安全管理思想的演变息息相关,同时也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思想和方法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在核能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总结。根据教学经验,对高校开设“核安全文化”课程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该课程在师资培训、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等方面开展了初步探讨。关键词:核安全文化;教学模式;师资队伍;考核机制作者简介:黄昕(1968-),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船山学院,教授;孙敬睿(1988-

2、),女,河南平顶山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衡阳421001)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核安全文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195号)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26-02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核电企业对核类专业全的视阈下将六大知识模块进行有机的集成与融合,同时又将人才的需求不仅与日俱增,而且对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核安全理念和安全思想贯彻渗透到六大模块之中,对于核类专业类专业的大学生,相比较其他一些专业,具有

3、更明显的专业特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与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性,安全意识尤为重要。南华大学作为我国拥有核专业的高校2.有利于提高核类专业学生的核安全意识之一,依托学校资源,已率先开设了“核安全文化”这门课程,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大背景下,安全问题已在近三年的实际教学中已经取得了一些不可否认的成绩,经总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恰恰也正是这个大背景暴露出公众的安结和分析,现就其开设的意义及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全意识的薄弱,在福岛核事故之后发生的核恐惧便是一个很好进行初步探讨,如师资培训、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的例子。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核及教学效果评价方

4、法等等,为国内有关高校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安全知识相对比较缺乏,因此,高校学生核安全意识的提高已“核安全文化”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高校开设“核安全文化”这门课,将一、开设“核安全文化”课程的意义会把安全、核安全、核安全文化等相关内容带到课堂上来传授由于核类专业学生是我国核类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他们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了解安全、核安全文化是怎样一回事,在知将在我国核电企业中担任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操作人员、维修道切尔诺贝利、三里岛和福岛等重大核事故以及核电厂员工常人员等一些重要职务,他们的核安全文化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关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之后,更深刻地明白核安全的重要性,从

5、系到我国核电企业能否保证安全生产,因此针对我国核类专业而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核安全意识。学生开设“核安全文化”课程的意义重大。3.有利于高校培养适合核电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1.有利于优化核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核安全文化被认为是核电厂最重要的核电文化,涉及从事“核安全文化”这门课程是对核类专业学生知识的一个补与核电安全活动有关的一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要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善。对于核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求安全职责必须得到正确的履行,也就是要求各工作人员不仅的技能知识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核安全文化”这门课是从要具备准确的判断、警觉性、高度的责任心,还要同时具备充分[1

6、]整体的角度来把握的。的思考能力和全面的知识。依照这样的培养目标,高校才能培根据核类专业的特点,其理论知识模块应由以下六大模块养出更适合核电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组成:人文社科知识(政治、管理、法律、法规、科技和应用写我国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发展是否能更好地进行,跟核类作、组织行为学),工科基础知识(数学、外语、制图、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毕业之后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其紧密的关联,因为他理化),专业基础知识(核物理、辐射防护、核化工等),公共专们会担任我国核电企业中的一些重要职务,承担我国核电企业业知识(防火、防爆、防毒、防污染、防辐射、安全管理、安全系中的一些关键工作任务。如果他们的综合水平提高了,必

7、然会成统工程、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安全检测与监控、人机工程学),为核电企业需要的人才,更好地为核电企业工作,而核安全文化方向和行业专业知识(采矿学、化工工艺、建筑工程、机械工程水平又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类专业学生毕业之后等行业工程知识),交叉和边缘学科的知识(通过辅修、专家与一般会到核电企业工作,在学过“核安全文化”这门课程之后,名人讲学、新技术讲座等途径获得)。他们会对核电企业的工作有更宏观的认识与把握,不论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