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神奇的克隆导学案

8神奇的克隆导学案

ID:42041064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6

8神奇的克隆导学案_第1页
8神奇的克隆导学案_第2页
8神奇的克隆导学案_第3页
8神奇的克隆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8神奇的克隆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8神奇的克隆五年级学生姓名一、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科普文,文章先由《西游记》里孙大圣“拔毛变猴”这一情节引出“克隆”这一科学概念,接着说明克隆的含义,然后用克隆羊“多利”说明克隆已经有成功的实例,最后介绍克隆的意义及其美好前景。本文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结构清晰,用实例说话,便于学生理解。学习木文应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畅想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二、学习目标1、能止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木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O三、教学重、难点: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2、了解克隆技

2、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四、口学引导(一)课前延仲1、了解克隆。3、借助生字读咅把课文读三遍,把生字词学会认读。(家长签字)例如薯片嫁接细菌饲养效率诱惑4、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克隆繁殖压条嫁接濒危(―)自土探究句子:你认为重点的句子可以画一画,反复读一读,写一写感受。(1)课文内容我知道,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耍内容:(2)理解课文,我能通过读文来理解课文,把读书感受要质疑的问题记录下来。A.朗读课文,想想克隆这项技术“神奇”在哪里?B我通过以下词句体会到的C我的读书感悟D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E我还冇不理解的地方需

3、请教。五、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学习(1)我学会了什么?(3)我需要质疑的问题是什么?2、全班交流展示(1)各小组归纳总结的内容在班内交流。(2)各小组出示质疑的问题,分组讨论解决,师点拨引导。(3)重点探究:说说克隆这项技术“神奇”在哪里,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找出有关语句,谈谈门己的体会。六、巩固检测读句子,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绝”在字典中的解释冇:1断绝;2完全没冇了,穷尽;3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4气息中止,死亡;5独一无二,没有人能赴得上的;6极,最;7绝对(1)克隆技术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2)来这儿挑水的人络绎不绝。()■

4、(3)这真是绝处逢生啊!()■(4)你千万不要误会,我绝无他意。()■(5)我们班绝大多数同学是优秀的。()■(6)她伤心过度,气绝身亡。()■七、拓展阅读阅读主题阅读丛书第二本笫77页《克隆人,真的很可怕吗?》,边读边思考:请你从上面的这篇文章屮,找出克隆技术对人类发展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教后反思:《神奇的克隆》是一篇介绍克隆技术的科普说明文。文章以通俗易懂,儿童化的语言,揭开了克隆的神秘面纱,展示了克隆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美丽图景。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有以下思考:一、整体把握文本,弄清“克隆”的含义,理清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除了耍落实对生字新词的掌握

5、,对课文的读通读顺外,还应引导学生在头脑中一步步构建起克隆的含义。对于这一问题,课文用了四段文字,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即神话中的克隆、科学意义层面的克隆、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这也是课文的第一部分——介绍克隆是什么。在学生对克隆的概念逐步明晰后,课文以一句设问“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介绍T1996年人类得到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有了这次实验的成功,人们才得以将克隆技术运用于造福人类的各项事业中。至此,可以看出,课文是按“克隆是什么——克隆的实验——克隆技术给人类的造福”的顺序,逐层深入、步步推进來介绍克隆的。二、细致揣摩文本,依托具体语言材料,感受克隆的奇妙之处

6、。课文以“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作结,那么,克隆技术到底“奇妙”在哪里呢?这是一个有着很大张驰力的问题,可以以此为统领,引导学生揣摩前面的文字,去感受克隆技术的“奇妙”。奇妙之一:《西游记》中孙大圣“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奇妙之二柳树的“插条”,马铃薯、仙人掌的“切块”便能培育后代。奇妙之三:细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经过二十分钟时间,就口J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O上述“奇妙”可以看作是“自然状态下的繁殖”,是克隆技术“浅层次的奇妙”,而下文介绍的克隆技术对人类的造福,则是克隆技术被人类“操控”后的奇妙用途。

7、三、拓展延伸文本,进一步了解克隆技术在造福人类方面的作用。不把语文课上成划句号的课,已成为目前大家的一个共识。对此课而言,这个理念尤显重要,克隆技术在造福人类方面,远远不止课文所提及的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和蔬菜新品种,及优良的家畜,也不仅仅局限于在保护生态、医学上的重耍意义,第八节最后的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太多的空白,引发读者去想象克隆技术的“诱人的前景”。因此,当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克隆技术的奇妙后,要引导学生利用书籍进一步了解克隆技术,除此之外,也口J以“假如我是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