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练习三

《〈论语〉选读》练习三

ID:42044482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6

《〈论语〉选读》练习三_第1页
《〈论语〉选读》练习三_第2页
《〈论语〉选读》练习三_第3页
《〈论语〉选读》练习三_第4页
《〈论语〉选读》练习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选读》练习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语〉选读》练习三班—号姓名1.阅读下面的语段,然后回答问题。了畏于匡,口:“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Z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Q5)了口:“苟有用我者,期刀而己可也,三年有成。”(1310)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520)(1)从所读文字看,孑L子热衷仕途的原因是什么?谙分点凹答。(2)在(Q5)章,是怎样表现孔了的强烈自信的?2.阅读卜•面的语段,然后回答问题。佛胖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於以中牟畔,子Z往也,如Z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口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

2、,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177)(1)孔了很善于“近取譬”,也就是说善于拿身边的事做比喻讲道理,把这些比喻找出來,并说说他们表现孔子怎样的态度和心理?(2)如果把这些旬子换成陈述旬,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3.阅读下面的语段,然后回答问题。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⑴,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813)孔子有怎样的富贵观?1.阅读下血的语段,然后回答问题。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塗。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口:“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口:“不可。

3、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LI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171)(1)对上述语段文意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阳货想见孔子,他说:“来!予与尔言。”可见他的态度是谦恭的。B.阳货虽想争取孔了,但他们政见不同。C.“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看上去是一番好意,替孔子着想,实则是假惺惺的。D.孔子口:“诺,吾将仕矣。”好像是听从了阳货的劝说,实则是一种随口敷衍的话。(2)±述选段中,阳货想通过什么方法见到孔子?他见孔子的冃的是为了什么?表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态度?(3)上述选段中,从“来!予与尔言”可以看出阳货对孔子是怎样的态度?町以根据什么判断

4、孔了对阳货的回答是虚应故事?2.阅读下面的语段,然后回答问题。了贡曰:“冇美玉于斯,協I貢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T□:“沽Z哉,沽Z哉!我待贾者也。”(913)孔子为什么热心于仕途?这和他用行舍藏的主张冇没有矛石?3.给卜"面的短文加上标点。庄了钓于濮水楚王使人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了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具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屮乎二人夫余H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屮。(《庄子•秋水》)参考答案:1.(1)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从政的高度口信;青史留名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2)9・5章屮,孑L子在被匡人拘禁的情况

5、下,亳无畏惧,以周文化代表白居,相信白己的个人人格和主张,最终脱围。2.(1)把自己比做坚硬的东西,洁口的东西;把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比做匏瓜;表达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信心,能冇所作为的渴望,以及对了路责难的尴尬和矛盾。(2)孔子冋答子路的话,用比喻和反诘表示自己不怕危险,愿意去少有野心、有实力的叛臣见而,表现出孔子不以口身安危为重、反对佛吟违背“礼”、以F犯上行径的无畏精神,给学生树立了坚持理想原则、不怕一切的人格魅力。他回答学生时用比喻、反诘,更能体现出一种义无返顾、不容置疑的力量,用陈述句是表达不出的。3.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坚决

6、不接受4.(1)A(从阳货的话语中显示了他强硬、蛮横、无礼、不可一世的态度。)(2)阳货想通过送孔了小猪的方法迫使孔了来见他,他见孔子的冃的是劝孔了和自己联合,出来为他办事。从“阳货欲见孔了,孔子不见”中表现了孔子虽然想利用一切机会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不愿意巴结和讨好政客,不愿意少政客交往的清高和口尊的心态。(3)在这个选段屮,阳货以自己官职自人,在孔了面前高傲自踞,所以用命令式的口吻对待孔了。但孔了不卑不亢,面对阳货〃实用主义〃的劝说自己出仕,委婉拒绝,孔了渴望被任用,但不愿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原则,所以他躲避阳货,实在躲避不了,假意允应出仕。5.孔了的热心仕途主要是为了实现自

7、己“复礼”的政治主张,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人牛价值,所以他不管如何碰捲,还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和他的“用行舍藏”看似才盾,其实也不矛盾。中国文人很好地将儒家积极进取的“入世”思想和道家消极隐退的“出世”思想融合起来,所谓“沧浪之水清,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可以濯我足”,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统治者开明,政治清明,文人愿意报效国家;而反Z,则隐退避身,等待时机,而其内心,是渴望用政,实现自身价值。6.给卜"面的短文加上标点。庄了钓于濮水,楚王使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