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积极择业心理调适实践探析

高职生积极择业心理调适实践探析

ID:42048944

大小:2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7

高职生积极择业心理调适实践探析_第1页
高职生积极择业心理调适实践探析_第2页
高职生积极择业心理调适实践探析_第3页
高职生积极择业心理调适实践探析_第4页
高职生积极择业心理调适实践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生积极择业心理调适实践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生积极择业心理调适实践探析【摘要】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分析高职生择业过程中的心态及其对择业积极行为的影响,对高职生择业心理调适策略进行实践探讨。【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生择业心理调适策略【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73-02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状况日益凸显,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积极认知,从而导致消极情绪体验多于积极情绪体验。如何帮助大学毕业生以积极认知的健康心理面对择业,对他们的择业成功至关重要。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高职毕业生择业心理调适的策略。一、积极心

2、理学主要观点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和力量等积极方面,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它是对“消极心理学”的深刻反思与超越。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就是提倡积极人性论,通过对积极心理的研究,来指导帮助激发个体自身所固有的

3、、实际的、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体自身的潜力,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获得成功和幸福,更加自由快乐地生活。二、高职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消极心理(一)依赖心理。依赖心理在求职择业中具体表现为两种倾向:一种是依赖大多数的从众心理,自己缺乏独立的见解,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选择,而是人云亦云;另一种是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而是寄希望于学校的安排和家长的奔波,这样的依赖心理,使自己丧失了把握机会、创造机会的

4、主动性,使自己在求职竞争中处于劣势。(二)自卑与自负心理。有的学生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竞争时顾虑重重,焦虑和恐惧心理并存,害怕遭到拒绝。由于不自信,对自己形成了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老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和激烈的竞争不能应付自如,最终导致错失机会。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择业中具备很多优势: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干部政治条件好,专业需求旺,家庭条件好,求职门路广,由此无形之中产生了自负高傲的浮躁心理。择业期望值高,既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又对职业、薪金、工作地点、发展前途等过多挑剔,结

5、果往往事与愿违。(三)挫折心理。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加大,大学生择业过程受挫是正常的事情。但由于大学生人生经历少,加之心理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求职一旦受挫,往往产生挫折心理,感到悲观失望、焦虑急躁而产生抱怨、消极等情绪,甚至有轻生念头。三、积极择业心理调适的策略消极心理一旦形成,就会形成具有消极特性的应对系统,消极特性的应对系统又会使学生在今后采取更多的消极行为。而消极应对方式的背后存在一个与之相应的消极的认知、消极的情感支持系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积极认知策略指导高职生择业心理调适。(一)合理定位,自我快乐。积极心理学研究

6、发现,为自己设定一定的目标,目标的实现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满足和快乐。大学生能否顺利满意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设定是否合理。积极心理学指出,合理目标具有激励和调节个体行为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具体的、明确的而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成功经验,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而积极情绪能激发个体产生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取向,反映个体就业的满意度、幸福感,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应善于给自己设定合理目标。目标过高容易导致挫败感而降低择业的积极情绪体验、竞争性和自我效能感;目标过低则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也不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同时

7、容易产生频繁跳槽,不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合理目标的制定必须既符合个人的特点,又符合社会需要。(二)重新认识自我,自信增加。人是在被关注、被尊重以及被欣赏的过程中走向自信和成功的。高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得到更多的鼓励和肯定,由于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受到的挫折多于成功,很多人对自己不自信,加之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是'‘谦虚谨慎”,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都倾向于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并学习之,倾向于将自己的不足之处与别人的长处比。另外,西方个人主义取向下的文化和价值观和我国集体主义取向下的文化和价值观有明显差异。西方个人主义取向下,人们都对自己的优点给予肯定和鼓励,他

8、们往往比较自信;我国集体主义取向下,人们习惯强调做人要低调,将自己的长处看到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