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探究题的命题规律

高考探究题的命题规律

ID:42051068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7

高考探究题的命题规律_第1页
高考探究题的命题规律_第2页
高考探究题的命题规律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探究题的命题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探究题的命题规律一,对所读的文本屮的疑点、难点提出问题,要求深人研讨。这类题FI要求针对文本思想内容或写作艺术上某个比较复杂、比较有深度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有一定的难度。二,根据文本内容提出问题,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让考生判断正误或优劣。此题考查的是考生的思辨能力,要求考生对问题本身有深人的思考,并有自己的见解,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能够自圆其说,方能得分。三,质疑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由于长期以来很少有这种质疑性的题口,在考场中考生一般轻易不敢质疑。所以,考生平时就要摒弃“名作”完美无缺的思想,立足文本材料,适当对作品

2、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对一些文本还可以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身世等來分析其思想内容的不足和局限。探究题基本的特征1、题型的主观性。通过一问一答,为考生提供了探索、思考、发表独立见解的空间,有助于考生创造力的发挥,有助于展示考生的创新见解和语文能力。2、问题的启发性。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的思维以一种导向,使得学生能沿着这个导向探索下去,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的题目可以给学生多个方向进行探究,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问题的开放性。一般的现代文阅读答案是确定的,往往答案就在文中,在文本中有明确的答案或者指向

3、,要求考生根据文本内容分析解说,关键在于发现、筛选、整合、吸收叫以文解文。而探究题的答案是开放的,以文本的某一句话或某一点为触发点,要求考生以此为起点,联系文本作适当的拓展,问题设置的起点在文本之内,但指向的终点却在文本Z外。鼓励考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4、答案的拓展性与个性化。解答探究性题口,要求考生由文内拓展到文外,对文本作一定的归纳和概括,并由此展开,展开时学生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积累以及认知能力;并根据展开联想。在此基础上要求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有自己的思考,允许考生尝试

4、个性化阅读。所以这类题冃的答案起点在文本Z内,但终点在文本之外。同时还要注意所谓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是指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不受别人观点左右,渗透个性化的思考和认识,以自己的心灵与作品碰撞,产生独特的认知。但这样的“读”应是“填补空白”的“读”。应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努力追寻文本及作者的原初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背离文本做无中生有的发挥。5.答案的多元化性与综合性。由于探究题命题的开放性,和考生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观察问题、理解问题的角度不同,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同等,往往就会作岀不同的且都符合试题要求的解答,只要能根据文

5、本和有关原理,合乎逻辑地展开论述,言Z成理即可。都应被视为是对问题的正确解答。新课标指出,阅读评价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这种试题正是贯彻新课标精神的具体体现。如果探究题而又规定死的答案,那就有违鼓励创新的精神。6、答案的论述性。解答探究性阅读题,其实就像在写一篇小议论文,行文的结构一般来说应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照应题目,表明观点;结合论据,分析论证;总结点题。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1、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2、分点列出事实特点依据,陈述理由;3、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4、总结自己的观点;5、语言

6、通顺流畅,表述规范,书写工整。7、评价的灵活性。一般来说,只要考生能够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就能够得到分数,这给评价的老师带来了较大的灵活性。老师既要看其回答是否合理,内容是否全面、深刻,还要看表述是否清楚,语言是否通顺、得体。但给分有较大的灵活性。探究题的基本形式1•文本研讨式。这类试题研讨的话题答案指向比较明确,考生可以根据试题所提供的材料、要求,或拓展作答,或借助已有的知识作答,甚至还可借助阅读材料的要点作答。2•社会、生活探讨式。全而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具有

7、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社会、生活探究性题目今后将会是高考屮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3•知识积淀式。高考是对考生所学知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其人生观、价值观的一次全方位检测。其中知识与能力是检测的重点。探究性试题可以达到对二者考查的有机统一。此类试题探讨的对彖常常是考生在课本中接触得比较多且较为熟悉的,但如果仅有课本知识,又是很难写出有分量的答案来的。此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由阅读材料导出,讨论对象比较确定。4.创新发掘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学阶段就鲜明

8、地提出创新教育,使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在我国起步较晚,只是近几年的事。可喜的是,创新发掘式题冃在高考试题中已经出现。此类试题必将成为今后各家试题中的“宠儿”。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