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效应实证研究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效应实证研究

ID:42053243

大小:4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7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效应实证研究_第1页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效应实证研究_第2页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效应实证研究_第3页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效应实证研究_第4页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效应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效应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效应实证研究【摘要】西部地区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是农业发展的缓慢,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是决定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其中农业灌溉设施利用效率过低和农业机械投入对农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不明显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为了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增加农业机械投入的种类,充分发挥农业基础设施的增产效应尤为重要。【关键词】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灌溉设施;农业机械;建设效应农业基础设施由于

2、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具有不同的农业特点和经济特点,其中西部地区的农业产值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份额最大,也就是说其农业生产发展对地区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西部地区是我国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源头,其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关系着中下游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因此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自身,同时也影响着东中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东部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制度创新及优惠政策的支持,逐步

3、形成了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但是随着非均衡区域战略的实施,我国出现了生产力非均衡性的空间布局及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的结果,从而引致了诸多社会问题。1998年西部地区人均GDP为4122.5元,东部地区则为10022.6元,人均GDP的相对差距为5&9%,2003年西部地区人均GDP为6187.0元,东部地区则为16206.7元,人均GDP相对差距为61.8%o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农业的相对比重不仅远远高于东部地区,2004年西部三大产业结构之比为19.5:44.3:36.2,东部为9.1:52.9:38.1,全国为15.2:52.9:31.

4、7,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西部地区高出东部地区10.4个百分点,高出全国4.3个百分点①,由此可见西部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地区经济对农业的依存度较高,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课题组通过调研指出,东西部地区最根本的是农村的差距,西部经济的落后关键是农业和农村的落后②。1.农业水利灌溉条件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田灌溉一直是影响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而受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西南地区连续几年的干旱也显现出了水利设施建设对其农业生产的重要。由于农业灌溉设施发展长期滞后,使得农业生产抗风

5、险能力不断减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生产状况令人堪忧。从图1可以看出,从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和机电排灌面积这三个指标来看,西部地区近些年来农田水利设施状况变化不是很大,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气候的变化也不断的加剧,农业生产的抗御能力必须不断的增强,否则将难以面对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近两年旱涝灾害连续不断就是很好的例证。图1西部地区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1-2010》整理如图2所示,近些年来,西部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灾害情况中,风雹灾害的成灾率最高,其与旱灾的成灾率以及水灾的成灾率均高于平均

6、成灾率,但是由于风雹灾害发生概率较低和区域性较大,虽然成灾率数值较高,但实际受灾和成灾面积的绝对规模较低,因此,西部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灾害仍是旱灾和水灾,而较高的旱灾成灾率和水灾成灾率反映出了西部地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虽然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但真正用于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风险能力的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的资金并不是很多,而在西部地区由于地方经济实力的限制,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更是缺乏,最终导致西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图2西部地区农业自然灾害情况资料来源:根据2000-2010《中国农村统计

7、年鉴》整理2•农业机械化水平低,难以保证正常农业生产的需要从表1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各项农业机械拥有量的相对比重非常低,基本都在20%左右,尤其是从农用排灌设施来看,西部农用排灌电动机和柴油机占全国的比重仅仅15%左右,这对于处于干旱和半干旱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限制性因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对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增加形成了严重的阻碍。资料来源:根据《20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整理3•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较低,难以支持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发展从不同区域之间农业现代化程度来看,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孔祥智教授主持的的课题组

8、运用主成分析法,对我国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进程进行了一定的测算,在其指标体系中,农业知识化指标体系主要反映了农业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程度,农业装备现代化指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