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思考语文教育的智慧

读《老子》,思考语文教育的智慧

ID:42053722

大小:28.5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7

读《老子》,思考语文教育的智慧_第1页
读《老子》,思考语文教育的智慧_第2页
读《老子》,思考语文教育的智慧_第3页
读《老子》,思考语文教育的智慧_第4页
资源描述:

《读《老子》,思考语文教育的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老子》,思考语文教育的智慧老子是先秦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又名《道德经》)一书博大精深,涉及面广,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以及美学、历史、文学等等,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不少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仍有不少启迪作用。这种启迪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为人师的智慧,师生互动的智慧和思想教育的智慧。一、为人师的智慧作为教师,往往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因为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比孩子高,又负着管教的责任,特别是社会规范对教师又比较尊重,因此,教师的权威性会不自觉地体现出来,而权威有时用不好则会和不容置疑、绝对服从联系起来。

2、在日益民主化和个性张扬的今天,这种权威性与学生的个性往往会发生一些冲突。因此,作为教师要把权威建立在智慧上,而不是严厉上。这种智慧体现在如何对待别人的行为上,这一点在《老子》一书中有不少睿智的见解,值得我们借鉴。《老子》第四十九章中写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第六十一章中写到r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者宜为下"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宽容是见容于学生的最好办法。当学生回答错了问题时,给他一个宽容的微笑,启发他继续思考,或站在他的角度想想他为什么这样做。老师的宽容、豁达会给学生以心灵的启迪。记得一节课上,有一个学生用黑色的

3、画笔把一整张白纸涂得漆黑□□□□一片,谁也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我面对那〃不知所云"的作品没有训斥,没有责骂而是非常诚恳、耐心地问道7孩子,你画的这是什么呀?〃学生一本正经地说道r在一片大森林中,有许多小动物,它们聚在一起,非常高兴,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它们唱累了,跳累了,□□太阳下山了,天黑了,它们就睡觉了......”我由衷地赞叹并鼓励到:“好,孩子,你真不简单r教师的宽容、引导,真心地赞美与喝彩,保护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孩子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二、师生互动的智慧老子说r曲则全,枉则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二十二章)这意思是说r亏缺的反而会得到保全,屈枉的反而会

4、得到正直……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便没了你的对手。”老子的话并不是让人去不闻不问,而是让人们在待人接物时不可有非分之想,更不能被偏见、成见所影响,要保持心灵的平静和清醒。作为语文教师,经常会面对一些后进的,犯错误的学生,如果教师总是维护个人的"尊严",动辄训斥学生,反而会失去学生的信任。记得一次,我放在讲桌上的备课本竟然被人撕烂了两张,我火冒三丈。知情人立刻’揭发"出撕本子的人。我一看那个学生,心里"咯喑"一下,愣了。我忖良久,对全班同学说7我先向大家作个检讨。昨天,因这位同学写字潦草,我一气之下,将他的本子撕为两半。我不该这样做,我撕了他一个本子,而他只撕了我两张纸,说明他还是给老

5、师面子的,他比我好/教室里静静的,几十双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我,第二天早上,在我的办公桌上端端正正地放着一个和我的备课本差不多大的新本子。当于老师以粗暴的行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时,招来的是学生的以暴对暴,当他勇于承认自己错误时,反而赢得了尊重。三、思想教育的智慧语文课程是人文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生成高尚的品性,促进学生生命的觉悟。这既是语文教育的一种功能,也是作为语文教师的一种责任,即教化的责任。怎样教化学生呢?从《老子》一书中,我们仍能得到不少启示。老子说r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6、/(《老子》第二十四章)后几句的意思是自我表现的,反而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反而不能昭著;自我夸耀的,反而没有功劳;自大自满的,反而不能长久。老子在这里特别教育人们不要骄傲,不可有霸气。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自己在学生面前不能有丝毫的霸气,还要教育学生在与人相处时不能有霸气(不可有欺人之心丄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情操。合作教育的中心是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师长之间,生生之间都要有健康与协调的人际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要素,即真诚、接受、理解。我想要达到这三个要素的前提便是要做到老子警告人们的不可"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合作教学才能真正实

7、现,对话才能真正进行,理解才能真正产生。传统的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基本上以词语交流的教学为主,若从培养学生情操入手,从人际关系、情感领域对语文教学活动重新考察,一定会展示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天地。虽然《老子》一书并不是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书,而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但正因为它是一部哲学著作,其中的许多论述对于我们的语文教育有不少启迪。它行文言简意丰、质朴而充满哲理。其中很多内容常读常新。作为语文教师,若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读它,一定能从中悟出不少语文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