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运用叙事弧线指导叙事文阅读和写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运用叙事弧线指导叙事文阅读和写作作者:吕京京作者简介:吕京京,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原文出处:《中国教师》(京)2018年第20182期第69-72页内容提要:文章在分析叙事文读写教学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改进策略一一运用叙事弧线指导叙事文阅读和写作,并结合具体案例对这种策略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期刊名称:《初中语文教与学》复印期号:2018年07期关键词:叙事文/读写教学/叙事弧线一、叙事文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初中生在叙事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是:只对情节做大略感知,在文章里寻章摘句,或者只凭所谓的经验,依据文章开头结尾的议论抒情语句把握主题,导致对文本的误读。叙事文写作存在的突出
2、问题是:对事件的详略处理不当,内容写了很多,但关键部分却一笔带过;材料详略处理与主题没有对应关系,待事件叙述得差不多了,就给文章加上一个〃帽子"或贴上一个〃标签",导致主题与事件脱节,或者主题不清晰。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通过重点语句、关键段、细节描写等指导学生理解叙事文主题,或者按教案的结论确走主题。教学过程从结果倒推主题,设置多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君入瓮",诱导学生得出教师想要的答案,或者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用解读的多元化来解释主题的不确定性,学生得岀的主题往往模糊、不通透。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一般从详略角度逬行指导,教师在讲评作文时只强调学生习作中结构上的详略处理不当
3、,每一次费心费力地写一大堆评语,但学生也不知道如何修改”作文的改进并不大。二、问题产生原因的知识分析及解决策略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普遍缺少叙事结构的建构意识,作文时往往不加思考,导致作文结构混乱。实际上,学生在"以时间组织事件表层结构"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但文章的意义生成于〃问题一问题解决一(认识上的或现实的)矛盾冲突一矛盾冲突解决"的深层结构里,在这方面我们的教学是不够的。解决的思路是帮助学生构建叙事文的结构,并在良好的结构中生成叙事文的意义。要解决学生叙事文写作中详略不当的问题,首先要指导学生明确什么是叙事文的结构,明确叙事文结构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即让学生明确关于叙事文结构的知识及叙
4、事文构造的思维方法。(-)明确叙事文的结构和主题事件是由什么构成的?简单地说,事件就是〃主人公面临困境一解决困境"或〃主人公面临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框架结构。主人公因为某种目的(动机),面临某种问题或困境,凭自我或他人的帮助,解决了问题,摆脱了困境,这就是故事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事件怎么就有了意义呢?或者说意义是怎样产生的呢?事件与意义的关系就在于主人公在解决问题方面是成功还是失败,他所用的方法是否适当,方法背后体现的世界观是否正确;读者把故事投射到自己的生活世界中,是否对解决现实问题、困境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二)依据叙事理论寻找易于操作的直观思维工具叙事弧线是叙事文中事件或者故事的组织结
5、构的图像化的表示,运用叙事弧线表示事件的本质更加直观。在叙事弧线当中,横轴表示的是故事的时间,纵轴表示故事的发展变化。一个完整的故事,叙事弧线一般可划分为五个阶段来表示故事的发展变化。第一个阶段是阐述或者叫背景,作者要告诉读者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即将岀现的困境做好交代。第二个阶段是上升阶段,即故事的展开。这里面可以编织主人公为实现目标希望的努力,过程中主人公的困惑、隐忍和坚持,以及危机出现前的伏笔悬念等,是人物陷入困境及困境层层加深的过程,也是人物动作行为和情感力量的积蓄过程。第三个阶段是危机,它是叙事弧线的尖峰,是人物面临严峻困境所采取的行动或决定,故事此时开始出现转折
6、。第四个阶段是高潮,这时人物将对危机采取行动,高潮是人物解决危机的一系列事件。第五个阶段是下降动作/结局,故事放缓接近尾声。依据这个可视化的弧线,可以写岀个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把阅读中读到的故事情节变化节点清晰地标注在弧线上面,从而准确地把握故事的结构。从图1中可以看到,在这个事件中,主人公陷入了困境,这个困境不断地深化,直到危机关头,最后解决结束。这一过程是动态变化的过程,而在解决困难的高潮部分里表现出来的人物特点就是文章的主题。叙事弧线的理论虽然无法解决语文教学中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是对于学生梳理文本内容、感知事件发展脉络、把握人物情感变化以及理解文章主题都有着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一部分语文
7、学习”悟性”较弱的学生,效果比较明显。三、教学改进策略——运用叙事弧线指导叙事文阅读和写作(-)运用叙事弧线把握文章结构,理解结构与主题的关系例如,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时,让学生画岀第8段和第9~11段的叙事弧线。从指导学生画的两个叙事弧线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都是把母亲如何处理矛盾、危机的部分写得非常详细。接着引领学生分析母亲处理除夕夜债主上门讨债和与两个儿媳妇相处艰难时不同的处理办法,以及在解决矛盾时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