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专业政策调查

转专业政策调查

ID:42080004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7

转专业政策调查_第1页
转专业政策调查_第2页
转专业政策调查_第3页
转专业政策调查_第4页
资源描述:

《转专业政策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影响大学生专业选择的主要因索分析1.家庭因素对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1)学生家庭收入的差距,带來了价值观念上的差片2)父母所受教育水平对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2.个人因素对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1)兴趣爱好对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2)生理因素对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3.社会应素对学牛专业选择的影响1)就业形势对学牛专业选择的彫响2)高屮教师对学生专业选择的彩响大部分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理解不是很准确,填报志愿和自己的真实想法冇出入,进入大学后发现口己的兴趣爱好及专业想彖•实际悄况相差甚远,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存在部分学生直到毕业还没

2、有培养出专业兴趣。在第四届屮外人学校长论坛上,在谈到屮国教育尚存在的弊端时,斯坦福人学校长约翰•汉尼斯说,中国学牛:选择专业的吋间A早了。学牛在18岁的时候,还不了解大学课程,更谈不上感兴趣,这时候就让他们选择专业,并灌输就业的观念,限制了他们的视野。转专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障碍1.转专业资格限制太多——现行转专业制度并不是基于学生兴趣转专业制度最初定位于“粵重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此似乎可以得出结论,转专业制度应该在任何有转专业意愿的学生身上得到尽可能的实施。实际上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部分高

3、校的转专业制度对转专业资格条件进行严格限制,除了学分课程要求Z外,只有那些成绩名列前茅、品徳优秀的学生才有资格转专业,转专业逐渐衍变为一种竞争性机制。这样的转专业制度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山于转专业资格以优秀的成绩品德为主要依据,这种选拔作用会导致巾请转专业的大多为优秀学生,阳这些精英的流失对转出专业来说,不可避免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转专业容易衍变为精英学生的一种“特权”,只有精英学生的“消费者”身份得以承认,白由选择的权利得以宣扬,而那些表现平平的学生在争収转专业机会吋处于不利地位,或者根本不存在任何机会。

4、久而久Z优秀的学生得到眷顾,平凡的学生受到冷落,这无疑与转专业制度的初衷相悖,对学生自由权利与学校人才培养需求的满足均无禅益。2.转专业吋间过于集中目前,我国高校的转专业时间安排较为集中在新生入学和大一结束这两个时期。这样的集中式的转专业时间规定使得一些学生当发现他们并不适合白己的专业时,却有可能失去了转专业的机会。与其说“学习”,大学生活更像是一种自我修养的过程,対自我兴趣的发掘与培养专业认同感都需耍一定过程,自我价值的发现无法逾越知识的获取阶段。实际上大部分学牛:从萌纶转专业意愿到思考成熟,做出审慎决定常常需要耗

5、费不少吋间。即使是入学时就抱冇明确的转专业冃标的学生,也需要时间去验证其想法,对专业进行重新的思考判断。转专业作为学习生涯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应该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意识、独立判断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依赖外界力量碰巧做出的某个决定。然而,现实的转专业制度却在各学院各专业之间釆取一种统一的转专业丄作进度表,将个人选择的波动性限定在狭窄的范围内,缺乏变通。鉴于学生在一定的指导下有能力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作深刻的反思,对专业发展作重新的规划,大学就应该为学牛发表看法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尽管学生们并不总能像期望的那样反思,但是这种曲

6、折的认识经验应该被看重。对丁•学生转专业意愿的变化,转专业制度应该保持一定的敏感性,而不是死板得限定在某个时间阶段。3.转专业考核制度单一实施转专业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对学生是否转入木专业进行考核。并几这些通过考核的学生能否适应新的专业也是一个未知数。人多数高等院校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有些专业只需血试。笔试的科目一般为大学英语加上专业基础课,面试山各学院组织,有的采収综合素质测评,有的以专业课程而试的形式进行。不同学生考核的内容是固定单一的,无法根据自己的专长进行选择。考核的标准也是单一的,即分数的高低。这种考

7、核方式的目的是确定申请者是否具备从事进入新专业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考试分数被认为是学牛素质的反应,因此考核也发挥着对中请者进行分类的作用。从性质上看,这种考核制度类似丁•高考制度的延伸,自然也承袭了高考制度的弊端。这种单一的分数导向的测试,一方面无法辨别那些在某一方面具备特长的学生,一方面增添了学牛们的学习负担,尤具是那些没有提供基础通识课程的专业。另外是否具备新专业学习的成熟条件与适切性,不仅反映在专业知识的积累上,还体现在独立从事科学工作的能力与哲学文化修养与成熟心理方面,这些显然无法在单一的考核制度中得到充分验证

8、。单独釆収笔试或者面试本身也会引发不公匸和意外情况。书面与口头的考核方式各冇利弊。笔试提供了仔细思考的机会,但没冇考虑到个人差异,其僵化的形式为投机行为提供了大量空间,常常会助长这样一种倾向,即通过提前准备,死记硬背來捉髙学习成绩,短期应试现象伴随这种考试应运而纶。而试,尤其是在两人之间通过对话形式进行的时候,冇着最大程度的自由,这种考试使得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