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隔代抚养成为特色教育

让隔代抚养成为特色教育

ID:42093310

大小:94.38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07

让隔代抚养成为特色教育_第1页
让隔代抚养成为特色教育_第2页
让隔代抚养成为特色教育_第3页
让隔代抚养成为特色教育_第4页
让隔代抚养成为特色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隔代抚养成为特色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隔代抚养成为特色教育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隔代抚养”的孩子娇纵、任性,认为“隔代抚养”的效果弊大于利,更有人全盘否定“隔代抚养”。但心理专家认为,“隔代抚养”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究竟好不好,不能i概而论。只要我们注意方式方法,“隔代抚养”也可以一举三得,让父母轻松,孩子有长进,老人有所寄托,成为特色教育。本期《成长周刊》就和读者交流如何让“隔代抚养”成为特色教育的话题。[网友激辩]“隔代抚养”好坏一直有争议支持方:爷爷奶奶夸孩子有方虽然是少数,还是有一些家长对“隔代抚养”表示认可。网友“迟桂花”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她女儿出生后,孩子的奶奶就主动担起了照看孙女的重任。奶奶是医生,经验丰富,孩

2、子从小很少生病。奶奶的几个子女都比较孝顺,经常冋来看看父母,家里总是很热闹,孩子耳濡目染对反辈也懂得尊敬。不过,“迟桂花”在心里还是有个界限的,生活方面的问题由孩子奶奶做主,孩子的早教她则亲力亲为。这样的默契分工,喜欢热闹的奶奶照顾孙女乐此不疲,“迟桂花”也省了不少心。网友“墨鼠9911”和“lili”也认为,有不少有知识、修养良好、人生阅历丰富的老人对孙辈的教育也很成功。这样的“隔代抚养”说不定比父母自己带还要好。比起争论孰是孰非,上下辈之间的沟通对于带好孩子可能更重要。金东区含香屮心学校的老师陈鸾英认为,爷爷奶奶只会宠坏孙子的说法是错误的。爷爷奶奶比父母更经常夸孩子,给他们充分的选择和自我

3、表现空I'可,对他们总是有求必应,干什么都由着他们的性子,恰恰是这种“纵容”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而父母的严格要求和动辄惩罚的严厉教育方法反而会扼杀了孩子的天赋。反对方:“隔代亲”成为父母心头之痛年轻父母把孩子托付给祖辈照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工作太忙,无暇照顾孩子;因离婚、丧偶、再婚或夫妻两地分居,住房紧张;出国工作或到外地工作;民工夫妻双双外出打工;怕辛苦,年轻父母无经验或希望保留二人世界;祖辈主动要求抚养孩子,为年轻父母分忧。看来,在自己没有能力或精力的情况下,将学龄前孩子交给祖辈照看是年轻父母最现实的选择。站在反方阵营里的网友家长占了大多数,网友家长的部分观点很有代表性。网友“南齐”

4、认为:我们这代人和父母在文化和观念上就存在偏差,他们与我们的子女偏差就更大了,“隔代抚养”会使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大打折扣。网友“酸风”则担忧,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由老人抚养的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老人的-些习性,比如动作慢,做事缩手缩脚。网友“米了”对此有同感,她说,老人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处事待人、探索新鲜事物都缺少了积极主动性,直接影响了下一代的性格形成,万万不能诱导孩子老年化。老人易“重养轻教”,老人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而老人对孩子过分保护,也会扼制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增加孩子的依赖性,使孩子变得更加娇气,胆小怕事。身为幼儿园老师的“江南玉”说,班上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上

5、中班之前,孩子的奶奶几乎每天中午都要来幼儿园,先是躲在门口看孙子吃饭,后来干脆强行进教室给孩子喂饭。在老师的坚持下,后来孩子的奶奶终于不来幼儿园照顾孙子了,但那孩子在班上还是不太合群,胆小孤僻,动手能力差,在同伴面前显得有些自卑。还有不少网友担心的是,长时间地让祖辈带养孩子,孩子更喜欢依赖老人,而在感悄上与亲生父母疏远,造成亲子隔阂。刘女士就说,她女儿上幼儿园前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奶奶家,因此在孩子的眼里,最“亲”的是奶奶。如果自己与孩子的奶奶意见不合,孩子肯定站在奶奶一边,一旦孩子不听话挨儿句责骂,就会向奶奶告状,使她管教孩子更加困难。从江西来金华打工的小李夫妇也有同样的苦恼,他们夫妇在外打工7

6、年,9岁的儿子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夫妇俩一年最多回家探亲两次,儿子与他们生分得很,除了在电话里叫声爸爸妈妈,见了面反倒像陌生人,话都不肯说,夫妇俩为了与儿子培养感情还得想方设法套近乎。由于“隔代抚养”而导致“隔代亲”的现象成为很多年轻父母心头之痛。[专家观点]隔代教育要讲究现代意识不管赞成还是反对,“隔代抚养”是当代社会无法回避的国情。相对于年轻父母来说,老人有着较多的育儿经验和耐心,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只要注意更新生活、教育观念和方法,“隔代抚养”也可以一举三得,让父母轻松,孩子有长进,老人有所寄托,成为特色教育。心理学专家指出,有许多知识层次高、修养良好、人生阅历

7、丰富的老人,他们对孙子、孙女的教育也是非常成功的。孩子更容易接受爷爷、奶奶慈祥的爱,老人的充足时间和对孩子的耐心是对父母的一种弥补。孩子的父母面对现实生活屮的种种矛盾应该学会调节,应该鼓励老人、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并通过沟通与老人相互形成合力和共同的教育观,形成更符合时代的新的“隔代教育”,三代人的和睦关系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项良好教育。如果是那些教育程度不够的老人,可以考虑由相关部门开设一些“隔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