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

【同步练习】《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

ID:42094400

大小:137.8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7

【同步练习】《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_第1页
【同步练习】《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_第2页
【同步练习】《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_第3页
【同步练习】《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_第4页
【同步练习】《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步练习】《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同步练习◆选择题1.《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2.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

2、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A.《日知录》B.《明夷待访录》C.《变法通议》D.《天下郡国利病书》3.清初学者唐甄曾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这一言论反映的经济思想是()A.重视农业B.重农抑商C.农商并重D.工商皆本4.清初学者唐甄曾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这一言论反映的经济思想是()A.重视农业B.重农抑商C.农商并重D.工商皆本◆简答题◆1.(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3、?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子语录》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

4、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官便殿奏礼》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请回答:(1)材料一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有何发展?分析其原因。(4分)(2)根据材料三中张载的言论指出宋代理学在塑造人格和德操方面有何建树?(2分)(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5分)(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指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2分)解析

5、:本题考查儒学演变知识点。第一问,材料一引自《论语•为政》的对话,体现孔子德治思想,到汉代儒学经董仲舒改造后适用了当时大一统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求,并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三国魏晋南北朝至宋前,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严竣的挑战,为维护封建统治,在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驱使下复兴儒学。然而,明未清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离经判道的言论。儒学经历先秦的冷遇、汉时的独尊及之后的挑战、复兴等,说明儒学在不断地发展以适应统治的需要。参考答题:(1)为政以德。(1分)提倡大一统;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2分)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1分)(2)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2分)(3)朱熹认为孔子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2分)魏晋以来社会矛盾尖锐儒学核心地位受到冲击,为维护封建统治,急需重树儒学正统地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3分)(4)儒学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2分)2.(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父止

7、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材料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李贽《焚书》“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李贽《藏书》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4分)(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主张的目的何在?(4分)(3)根

8、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分)(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1分)◆参考答案【答案】1.B2.B3.C4.C5.(1)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统。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