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世界的地形》(湖南教育出版社)

【教学设计】《世界的地形》(湖南教育出版社)

ID:42096231

大小:1.53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8

【教学设计】《世界的地形》(湖南教育出版社)_第1页
【教学设计】《世界的地形》(湖南教育出版社)_第2页
【教学设计】《世界的地形》(湖南教育出版社)_第3页
【教学设计】《世界的地形》(湖南教育出版社)_第4页
【教学设计】《世界的地形》(湖南教育出版社)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世界的地形》(湖南教育出版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世界的地形》◆教学目标教学目的:1.五种地形海拔高低及地面起伏的特点2.了解各大洲的地形特征3.海底地形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地势的高低和坡度的陡缓。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五种地形部位。能通过地形图识别五种陆地地形。5.通过多媒体、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五种地形海拔高低及地面起伏的特点2.了解各大洲的地形特征3.海底地形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地势的高低和坡度的陡缓。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五种地形部位。能通过地形图识别五种陆地地形。教学难点:在等高

2、线地形图上判读地势的高低和坡度的陡缓。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五种地形部位。能通过地形图识别五种陆地地形。◆课前准备◆①教师自制山体模型。②学生4人一个小组,每组一块橡皮泥,一张白纸。③等高线地形图若干◆教学过程课件(五种地形实物)图片导入一、多种多样的陆地地形地形:地表的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结合世界地形图,引导学生看图,注意三个问题。]1.陆地地形是多种多样的2.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也称地貌。3.按形态可以分为山地、平原、盆地、丘陵等五种基本类型。二、五种地形的特点[分析下面五幅地形素描图,分别说出五种地

3、形的海拔高低和地表起伏各有什么特点?]地形海拔高低地表起伏特征山地较高峰峦起伏,坡度较陡平原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广阔丘陵较低起伏不大,坡度和缓高原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盆地没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三、山脉、山系和平原山脉:呈带状分布,沿着一定方向延伸的山叫山脉。山系:由若干平等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体称山系。世界上有两条巨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自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向东延伸至亚洲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系,自北美洲西部向南延伸到南美洲西部。读图,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平原主要分布地区。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下游,

4、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四、读图练习1.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以下山系、平原、高原和盆地的位置。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平原:亚马孙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高原:青藏高原、阿拉伯高原盆地:刚果盆地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区别出山地、平原、高原和盆地这四种地形,说出区别这四种地形的依据。五、列表总结七大洲的地形特征比较表:大洲地形特征亚洲地形复杂,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非洲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欧洲以平原为主,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洲。南极洲冰雪大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洲。

5、北美洲分三部分: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南美洲(同上)大洋洲分三部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比较:1、南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地形都大致可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大地形区,地势由东部和西部向中部倾斜。所不同的是:南北美洲的地形组合为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形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2、亚洲的地形比较复杂,主要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部为高山、高原,约占全洲面积的四分之三;平原都分布在大陆四周。全洲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六、海底地形1.阅读“海底地形示意图”,认识海底地形也是高低起伏,复杂

6、多样的。2.在“海底地形示意图”上明确大陆架的含义,了解海底地形的组成。从陆地向海洋延伸,坡度不大、深度不超过200米的地方叫大陆架。大陆架处缘向洋底过渡的斜坡,叫大陆坡。从大陆架向外,经过陡峭的大陆坡,到达大洋底部,称为海盆。在海盆中分布有海底山脉(亦叫海岭)、海沟等。3、了解各海底地形的分布: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思考与练习】学看地形图过渡:如何把立体的地形转绘在平面图上呢?这就用到等高线(理解概念、强调海拔高度)。[电脑演示]“等高线的绘制”。通过电脑演示和学

7、生观察,得出等高线的概念。一、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结成线。举一反三:解释等深线过渡:有了等高线我们就可以绘制等高线地形图了。二、等高线地形图[电脑演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通过电脑演示和教师解说,使学生明白地形图是如何绘制而成的,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熟悉等高线地形图。[解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叫做等高距。说出图中等高距。合作探究:等高线的特点:①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②同一地图上的等高距相等;③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④等高线愈稀,则坡度愈缓;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过渡: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那密

8、到重合,会是什么地形呢?引导:等高线重合后形成近乎垂直的陡坡,即陡崖。坡度起伏最大的地形是山地,陡崖是山体的一个部位,在山体模型上认识一下其它部位的名称和特征。让学生利用山体模型或自己的手,认识山体各个部位。等高线地形图上是怎样显示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