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试卷分析(文)

高考数学试卷分析(文)

ID:42097179

大小:4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8

高考数学试卷分析(文)_第1页
高考数学试卷分析(文)_第2页
高考数学试卷分析(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试卷分析(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6--2010年高考数学全国二卷试卷分析海南州中学高二数学备课组(文)一、总体评析高考数学试卷基本符合《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试卷命题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融为一体,全面检测了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以及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近几年的考题总体来说难度比较平稳,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但有些题目有一定的难度。遵循了《考试大纲》所倡导的“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这一原则。很多题目似

2、曾见过,但又不完全相同,适度创新,更加体现了对考生思维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考查。总之,试题融入了考纲的命题理念,以重点知识构建试题的主体,选材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对数学教学改革和日常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二、试卷结构近几年的试卷结构固定不变,始终分为两部分:第Ⅰ卷为12个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为4道填空题和6道解答题。解答题分别是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立体几何、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数列与不等式。其排列顺序每年都有所调整,但总体难度设置相当。除了个别题外,几乎每题都以两问形式设置,先易后难,形成梯度,层次分明。三、试题的主要特点1.立足基础,由易到难。3试

3、卷遵循考纲,立足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试题平稳而又不乏新意,难易适度。选择题(1-10),填空题(13-15);解答题文理前三(17-19)题以及后三大题的第一问,都属基础题,常规题;而第11,12,16题命制新颖,立意深刻,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2.强化主干,知识涵盖面广。试卷几乎涵盖了近几年高考数学的所有知识,涵盖知识面广,强化主干。函数,三角,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等主干知识勾勒出整个试卷。热点问题,向量,函数,线性规划,概率统计,导数的应用等问题几乎每年都有所考查。3.注重方法,体现常规,突出能力考查。高考数学,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发挥数学

4、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当然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是数学的核心。高考数学试题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数学方法的考查,比如,第11,12,16题等。但可以确信的一点是,高考数学突出考查常规方法和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较好地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依托,以能力为考查目的的命题指向。四.备考建议1.重视基础,回归教材。常规题型依然是试卷的主流,考查的几乎都是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高三复习应回归教材,狠抓基础,灵活运用知识处理分析问题。2.强化主干,突出重点。纵观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不难发现:主干知识支撑了整个试卷;分值设置固定;题型

5、固定,命题方式几乎固定;对知识的考查角度、深度相差不大;对热点知识的考查也是年年都有。所以,平时研究高考试题,教学中3以高考试题为范例展开发散思维,变式演练;以主干知识复习为核心,突出重点,狠抓实练,定能收到奇效。附表:试卷考查内容章节§1§2§4§3§5§6内容集合简易逻辑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平面向量不等式题号[2006]:2[2007]:2[2008]:2[2009]:1[2010]:1[2006]:4,8,10,21[2007]:4,9[2008]:4[2009]:2,3,9[2010]:4[2006]:3,17[2007]:1,3,18[2008]:1,10

6、,17[2009]:4,18[2010]:3,13,17[2006]:18[2007]:14,17[2008]:18[2009]:13,17[2010]:6,18[2006]:2[2007]:6,9[2008]:13[2009]:6[2010]:10[2006]:21[2007]:5[2008]:5[2009]:7[2010]:2章节§7§8§9§10§11选修§1选修§1内容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统计导数题号[2006]:5,9,11,15,22[2007]:11,12,21[2008]:3,6,11,15,22[2009]:8,11,15,2

7、2[2010]:5,12,15,22[2006]:7,14,20[2007]:7,15,20[2008]:8,12,16,20[2009]:5,12,16,19[2010]:8,11,16,19[2006]:12,13[2007]:10,16[2008]:9,14[2009]:10,14[2010]:9,14[2006]:19[2007]:19[2008]:19[2009]:20[2010]:20[2006]:16[2007]:13[2009]:20[2010]:[2006]:11[2007]:8。22[2008]:7,21[2009]:21[2010]:7,2

8、1试卷分析统计人:乔安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