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章 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

02章 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

ID:42103403

大小:399.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9-08

02章 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_第1页
02章 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_第2页
02章 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_第3页
02章 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_第4页
02章 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_第5页
资源描述:

《02章 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活性、选择性取决于催化剂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也受物理结构的影响。表征催化剂物理结构的参量有比表面积、孔隙率、孔分布等1.比表面积催化剂的表面积=外表面积+内表面积比表面积:1g催化剂具有的表面积.从几到上千m2/g。~1000m2/g~篮球场大!2.固体催化剂的孔2.1孔体积(孔容)V堆=V隙+V粒=V隙+V孔+V骨V隙:常压下,汞能填充颗粒之间的间隙但不能进入孔内V隙+V孔:装满催化剂颗粒的容器,抽真空后,放入氢气,V氢=V隙+V孔V孔=V隙+V孔-V隙V孔也可以通过四氯化碳的吸附直接测定根据V堆、V骨、V粒可以得到催化剂

2、的堆密度、真密度、假密度。比孔容:1g催化剂具有的孔体积2.2孔隙率一个催化剂颗粒内的孔体积和整个颗粒体积的比。V粒=V孔+V骨2.3孔的简化模型催化剂颗粒中孔的形状非常复杂,但可以假设为n个理想的、平均圆柱形孔来代表这些实际的孔IUPAC定义:孔径(直径)<2nm微孔(micropore)2~50nm中孔(mesopore)>50nm大孔(macropore)2.4孔分布孔体积对孔半径的平均变化率与孔半径的关系(见后面)dV/dr~r,孔分布曲线3.吸附等温线吸附等温线类型的解释:毛细凝聚:在细孔内,气体压力等于饱和蒸汽压力时可以凝聚为液滴。数学表达

3、式为Kelvin方程:σ:液体表面张力p0:饱和蒸汽压:摩尔体积rk:液体弯曲面的平均曲率半径rk越小,发生凝聚的p越小随着p/p0升高,在孔壁首先形成单吸附层,然后形成多层吸附。当吸附层厚到一定程度时,吸附层上的分子直接与气体分子发生作用,使孔被吸附质分子填充。微孔首先被吸附质填充。在液氮温度(196K)、p=p0下,中孔也能被液氮所填充。但大孔不能。脱附与吸附是可逆的I型吸附等温线:II(Ⅲ)型吸附等温线:微孔物质大孔物质IV型吸附等温线(对应含中孔的物质)滞后环类型及对应的中孔结构:4.N2吸附法测比表面积原理:表面积=单分子层分子数ⅹ分子截面积

4、4.1BET方法:Brunauer、Emmett和Teller提出了著名的BET方程P:吸附质(N2)的压力P0:吸附质(N2)的饱和蒸汽压V:压力p时的吸附量(STP,cm3/g)Vm: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STP,cm3/g)C:常数从斜率和截距可以得出Vm,再根据下式求得比表面积,即BET比表面积N:Avogadro常数m:吸附质截面积。N2=0.162nm2W:样品重量(g)BET法测比表面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适用范围p/p0=0.05~0.35(2)主要适用于Ⅱ和Ⅳ型吸附等温线。实际上绝大多数催化剂上的N2吸附等温线也都是Ⅱ或Ⅳ型。(

5、3)是公认的>1m2/g样品的标准方法。许多国家将其定为标准。(4)误差:(5)对于Ⅰ型等温线,比表面积的测定还有争议。BET法也能给出一个计算结果。一般用p/p0=0.95时的吸附体积来表示。(6)对于比表面积<1m2/g的样品,用氪气吸附测量。P0小,p/p0范围大,能测准4.2V~t法(t-plot,t图法):在固体表面无障碍地形成多分子层的物理吸附,由BET方程给出吸附层数:t为吸附层厚度,tm为单层的厚度。因为C对t的影响很小,在一些性质类似的物质上,t=Fc(p/p0),即t只是p/p0的函数,已经被测出,称为公共曲线:B.C.Lippen

6、sandJ.H.deBoer,JournalofCatalysis,4,319-323(1965)因为吸附等温线是vp/p0关系,t=Fc(p/p0),可以从公共曲线上得到,将横轴的p/p0转换为t在固体表面无障碍地形成多分子层的物理吸附,则吸附液膜体积vL应该等于吸附层厚度t和表面积S的乘积:vL=St(vL=vx0.001547,0.001547为STP下1ml氮气凝聚后的液态氮毫升数)S=vL/t=tg5.N2吸附法测孔分布中孔孔分布:BJH法(BARRETT,JOYNER,HALEND)毛细凝聚:在细孔内,气体压力等于饱和蒸汽压力时可以凝聚

7、为液滴。数学表达式为Kelvin方程:σ:液体表面张力p0:饱和蒸汽压:摩尔体积rk:液体弯曲面的平均曲率半径。rk越小,发生凝聚的p越小,即越容易发生凝聚随着p/p0升高,微孔首先被吸附质填充,p/p0再升高(p/p01),中孔也被吸附质填充。对于尚未发生毛细凝聚的孔。它们并不是“空”的,而是壁上有着厚度为t的液膜。根据Kelvin方程,圆筒形孔的孔半径rp与孔核半径rh之间有如下关系:实验测得,液膜的厚度t与p/p0有如下关系这样,根据吸附等温线和Kelvin方程,可以得到吸附量v随孔半径r变化的曲线;将V~r图的V对r微分,得dV/dr~r图,

8、即孔分布曲线:孔体积对孔半径的平均变化率与孔半径的关系吸附等温线V~r图dV/dr~r,即孔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