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6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题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6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题

ID:42105297

大小:257.0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7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6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题_第1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6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题_第2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6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题_第3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6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题_第4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6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6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六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III1982年1986年1987年颁布第四颁布中共十三部《中华《民法大阐明社人民共和通贝】j》和会主义初国宪法》《刑法》级阶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匸义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南方讲话中共十四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币: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阶段特征】本讲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线索,其核心是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

2、三屮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首先对内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次设立经济特区,积极对外开放,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屮国共产党在实践屮逐步找到了建设有屮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考点突破考点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与法制建设(理解)十一届一屮全会时间1978年底地点北京背景(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错误地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人民的不满(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

3、基础要容主内(1)思想路线:抛弃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历史是建国以來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意义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平反冤假错案(1)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2)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

4、作基本结束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3)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一》《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意义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内容(1)1978年,安徽风阳县小岗村

5、(大包干的发源地)率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2)在中央指导下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3)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來开始时间十一届三小全会以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对内改革概况内容深化意义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1)改变所有制结构:把原來单一的公冇制经济发展为以公冇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改革管理体制: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

6、任制(3)改革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1992年党的I•四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3)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1)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2)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3)推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起步对外开放发展新格局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

7、开放的“窗口”,外国人称深圳为“一夜崛起之城”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经济特区——1一沿海开放城市一I▼1980年设1984年开放深圳、珠海上海、天津、汕头、厦门大连、秦皇岛、1988年设海烟台、青岛、连南经济特区云港等14个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1内地1长江三角洲在边絲地区珠江三角洲设立了一批上海浦东开放城市环渤海地区考点2―改革开放(识记)格局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一一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一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

8、外开放格局(由点到面、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由局部到全方位的推进)作用(1)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扩大出口,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