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

ID:42112442

大小:490.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9-08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_第1页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_第2页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_第3页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_第4页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中国美学: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总称。指中国的文学与艺术所追求和表现的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中国人审美心理特征和推举的艺术精神,中国美学的价值观念和心灵体验,中国艺术的意境营造与鉴赏特征等原理。中国美学表现为儒家美学的突出创造新变流动,道家美学的齐同万物,《楚辞》的烂漫美学,禅宗保任圆成的境界美学等形态。第一节远古至先秦的设计与美学思想先秦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滥觞阶段。发展时期主要是春秋后期至战国。先秦的音乐、诗、建筑艺术、绘画、青铜器艺术,体现了强烈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在先秦哲学与美学中

2、,由史伯、晏婴所提出的“和”的观念是与音乐直接相关的。先秦美学可划分为三个时期:(一)从西周末年至春秋末年(二)战国前期(三)战国后期第一阶段:儒道的美学形成时期。第二阶段: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认为美与人生密切相关。深化和发展了孔子的观点。第三阶段: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对墨家的“非乐”的理论做了具体系统的批判。老子的美学思想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提出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认为“道”为宇宙万物的本质和本原。道是有与无、有限与无限、有形与无形的统一,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主

3、张美与丑相互比较、相互依赖而存在。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上,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命题,触及自然美同社会生活的联系,在中国美学史上开创了“比德”说。在“中庸”原则基础上,崇尚“中和”之美,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作为美学批评的原则。重视艺术与美的社会作用,重视美育的重要性,为中国历史上提倡美育的第一位思想家。其创立的儒家美学,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派别之一。中和之美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原句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从美学角度讲,“中”

4、是一种自在未发的状态,是天地万物之本原;“和”是一种已发的合宜状态,人性发于感情而和于礼节法度。只有做到“适中”,才能达到中正平和的审美态度和天地阴阳二气平衡协调之美。孟子的美学思想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直接继承孔子的美学思想,强调人格美的意义和价值。孟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大儒,孔子后一人,有“亚圣”之称。认为人生来具有善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这些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的萌芽,经过自我修养,使之充盈贯注于自己的全人格之中,表

5、现于外在的容色、应对进退,即成为美。在中国美学史上最先明确提出人格美同样能引起审美快感。提出“以意逆志”的命题,包含着对艺术欣赏特征的认识,主张“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孟子.尽心上》),涉及欣赏自然景物的形式美问题。孟子美学作为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后世颇有影响。庄子的美学思想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名周。家贫,曾借栗于监河侯(官名),也曾麻鞋布衣见魏王。不愿做官从政。相传楚威王曾以厚礼聘为楚相,遭其拒绝,后“终身不仕”,表现出对统治者和当时社会的不满和蔑视。继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道”孕育

6、、包容“天地之美”,是最高的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对于“道”的观照,是人生的最大快乐,只要做到“坐忘”,“游心”于“道”,就能“得至美而游乎至乐”(《庄子.田子方》)达到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庄子作为道家美学的代表,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美学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庄子》。荀子的美学思想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卿。批判地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政治上主张理法兼治、王霸并用。哲学上发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人性本恶的“性恶论”出发,肯定对于声、色等感官愉悦的追求,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具

7、有普遍性。又强调人的欲望的满足必须合于礼仪,受到社会的制约。(《荀子.礼论》)在“形”、“神”关系上,主张“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依赖于形而存在(形具神生)。又认为“形不胜心”(《荀子.非相》),形象容貌之美次于道德品质人格之美,“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同上)。发展孔子提出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观点,提出“君子比德”说,主张以自然对象之美来象征君子的美好德行性。墨子的美学思想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创始人。早年曾习儒术,因不满其“礼”的繁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

8、家的主要反对派。在美学上,并不否认美的客观存在,认为音、色、甘、美也为人所需要,主张审美与艺术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上。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出发,提出“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的思想,以及“先质而后文”(《墨子间诂.佚文》)的命题。但以狭隘功利主义的观点,否定美与艺术的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