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3讲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3讲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ID:42137600

大小:229.2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8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3讲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_第1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3讲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_第2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3讲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_第3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3讲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_第4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3讲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13讲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三讲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及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科技、思想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阶段特征】本讲内容讲述了1840年鸦片战争至新屮国成立前,中国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尚的变革。列强入侵,屮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屮国人奋发图强,学习、引进、宣传两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促进我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科技思想、教育和文艺也得到发展。在此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像张譽、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鲁迅、胡适等一大批杰出的代表人物。,考点突破考点7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背景(1)《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直接在中

2、国内地设厂开矿,进行经济掠夺;(2)—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萌发了投资新式工业的爱国热情,民间出现投资设厂、兴办实业的高潮概况(1)清末状元张春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人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2)—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骞的大生纱厂获得了进一步发展(3)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屮国大量倾销棉花和纺织品,纱厂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评价张骞,他是一位爱国实业家,他兴办实业的经历是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张審兴办实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发展阶段“萌芽”(洋务运动到清末)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

3、工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黄金时代”(一战期间)(1)辛亥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南京临时政府又颁布了一系列振兴工商业的措施;“实业救国”的推动(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局面“萎缩”(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夕)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民族工业再度受挫;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主要特征(1)发展进程艰难曲折(2)发展水平整体落后(3)发展程度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沿江大城市发展的不利因素(1)帝国主

4、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2)国民党发动内战(3)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考晶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物质生活(1)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2)我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1876年英商修建的淞沪铁路(3)19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4)19世纪80年代,电话传入我国文化生活(1)鸦片战争后照相机传入中国,是少数有钱人的享受(2)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拍摄(1905年,北京)(3)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1931年,上海)(4)我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电影《渔光曲》(5)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一一《申报》(1872年,上海)(6)商务印书馆是近代屮国历史最

5、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1897年,上海)社会习俗(1)剪发辫: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2)易服饰:用新式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西服、中山装、高领服装)(3)更礼仪:废除跪拜礼,行鞠躬、握手礼(4)改称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考点科技、教育与思想文化科技詹天佑1905〜1909年设计并主持修建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侯德榜侯德榜撰写《制碱》一书,继续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比欧洲的制碱方法降低成本40%。为表彰他的贡献,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创办新式教育(1)京师同文馆:

6、1862年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2)京师人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办表明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3)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时期派遣了一批留学生学习军事、科技,开我国近代派遣留学生的先河新式教育体制清朝末年,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废除科举制清政府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千一白多年的科举制度新式教育詹天佑清政府派遣的留学生京师大学堂思想文学艺术魏源严复鲁迅徐悲鸿编写《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详细介绍西方的著作,主张:“师夷长

7、技以制夷”译著《天演论》,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知识界探索西方,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魏源和《海国图志》严复代表作《狂人日记》《孔乙己》等近代美术大师,代表作《愚公移山》聂耳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抗H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人合唱》考点1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例1】(2017西宁中考)2017年5月5日,中国成功试飞C919国产大飞机,实现了民用飞机100多项关键技术的集群式突破,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的水平和屮国“智造”的能力,为儿代中国人“实业救国”梦想增光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