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之美(课件)2010.11.26

生态之美(课件)2010.11.26

ID:42138663

大小:74.0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9-08

生态之美(课件)2010.11.26_第1页
生态之美(课件)2010.11.26_第2页
生态之美(课件)2010.11.26_第3页
生态之美(课件)2010.11.26_第4页
生态之美(课件)2010.11.26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之美(课件)2010.11.2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还原“听取蛙声一片” 的生态之美——推进道德课堂建设的境界追求郑州市教育局田保华教育生态影响中国未来一、教学生态之困“应试本位”的教学观 “知识本位”的课堂观 “分数本位”的评价观学校教育误入道德缺失、“违道德”甚至是“反道德”的歧途。表现课堂----“灌”作业----“滥”考试----“多”管理----“死”结果学生:主体地位、学习主权、生命活力缺失少的是:积极、愉快、兴奋、发现、成功的体验多的是:枯燥、乏味、疲惫、厌烦、挫折的感受恶果高碳、高消耗,低效、无效甚至负效师生苦、师生累扼杀了师生鲜活的生命形式恶化了师生的生存状态观点对学生、对教师,皆

2、不人性,不道德。出路构建道德课堂,让改善教师的教学生态,教学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态,“回家”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课堂是生活,同样也离不开道德。课堂是生命,是教师、学生,延续、发展生命的地方。课堂应该是鲜活的,富于人性的。文本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是教师、学生、文本三个生命体之间的对话;课堂,应该充满生命的活力。二、道德课堂的理念新课程的新课堂:有道德的课堂源于过去的旧课堂教学中道德缺失、不道德和反道德的一种教育主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达到的目标和境界。温馨提示并非:“德育课堂”也非:“道德进课堂”更非:“道德说

3、教”式课堂何谓道德课堂郑州市课改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是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生态的课堂是能够很好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课堂是一种德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家园概念阐释教育即道德:合乎道,至于德;以合乎道的途径,至于德之目标。道即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德即生态:德之目标即围绕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实现国家培养目标而建构的课堂生态。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纲要》的工作方针一致: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与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一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4、度、价值观。与“教育”一词的内涵一致《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的道德标准:教人做人,使人为善,使人向上。从《道德经》寻根道:即天道,即自然规律;德:即人德,即人的行为准则。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从事于德者,同于德。如果说,“道”是形而上的,那么,“德”则是形而下的;目的:学道以行德,以道而成德。围绕“道”“德”二字,重新建构四个全新的概念:学道学德师道师德学道:即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规律、成长规律灵魂:学生的主体性核心:尊重学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真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是合乎规律、尊重规律的。学德:即学习生态。

5、构建和谐、生长的学习生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情感收获。学习形态:小组学习学习方式:独学、对学、群学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手段: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师道:即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学生学习的的助理、学长,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同伴关系。道德教师:实现了角色转变的教师。人格:角色即人格。(失去人格)基本品质:发现学生研究学生基于学情指导学法师德:即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就是师德。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道德课堂的师德:强调师

6、生之间构建“学习共同体”,课堂上处理好与学生、文本、环境、教学资源和经验的关系。道德课堂的本质“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构建道德课堂就是在养心。既是在养学生的心,也是在养我们教育者自己的心。“养心”,是教育的本质所在。课堂道德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养心”:道德课堂最高教学目标感:上边是“咸”,都、全部;下边是“心”。合在一起,即全心。悟:左边是竖心旁,即用心的意思;右边是“吾”,即自我。合在一起,即为自我顿悟、醒悟。感悟:整个心顿悟

7、,全心醒悟。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学习(成长)的过程,也是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不断的感知、感悟、积累的过程。有体验才有感知和感悟,只有悟到的,才是自己的。悟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养;悟的多了,就能积累一种境界和高度;有了高度以后,自然流露出来的心态,就是最好的教育。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学习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让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三、道德课堂要求教师 必备八大教学素养道德课堂研究的内容:育德行为有效德性、人性目的、行为、结果一

8、致道德课堂要求教师:以新课程的理念从道德自觉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审视那些不道德的教育现象努力加以改进和完善道德课堂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