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史学个性的再探讨

陈寅恪史学个性的再探讨

ID:42140948

大小:160.32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9-08

陈寅恪史学个性的再探讨_第1页
陈寅恪史学个性的再探讨_第2页
陈寅恪史学个性的再探讨_第3页
陈寅恪史学个性的再探讨_第4页
陈寅恪史学个性的再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寅恪史学个性的再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陈寅恪史学个性的再探讨OntheCharacteristicsofChenYinke"sHistoricalCareer:ANewConsideration作者:胡逢祥作者简介:胡逢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200241原文出处:《史学理论研究》(京)2018年第20181期第122-136页内容提要:陈寅恪治学,素以坚守“学术独立”的个性为人们所钦佩,然其中饱含的忧世淑世精神及理性处置求实与“取鉴”关系的守则,同样值得关注。观其历史研究的种种实践和中年以后一再倡导的“新宋学”,除了旨在从方法上建构一种考据与义理兼修的现代学

2、术理想境界外,实际也与此种关注世运,希冀民族文化复兴和国家富强的情结深切相关。探讨和进一步厘清这些问题,显然有助于更为全面地理解陈寅恪史学的个性及其时代特征。期刊名称:复印期号:《历史学》2018年07期关键词:陈寅恪/中国现代史学/新宋学/政治意识标题注释:本文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口“重构屮国:屮国现代史学的知识谱系(1901-1949)”(项口编号:2017-01-07-00-05-E00029)的阶段性成果。陈寅恪堪称中国现代最具个性的一位史学家,有关他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以来持久不息。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作

3、进一步讨论。主要是:(一)陈氏_生强调〃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学术为本位,但其学又深含"淑世〃精神,如何看待其间的关系?(二)陈氏的治学特征究竟是以“乾嘉朴学"还是〃宋人长编考异法"为主,其学术的总体路向为何?(三)如何认识陈氏政治观的立足基点及其与学术之关系?兹不揣浅陋,欲对此再作探讨。不当之处,敬希方家指正。一、陈寅恪的淑世情怀与文史研究近年来,论及陈寅恪的治学,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其一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及其"为学术而学术"的典范意义。这样的理解固然不错,可惜并不完整。因为事实上,陈氏的学术还明显有着继承传统〃经

4、世"精神和留心时政的一面,①这同样需要我们加以关注。陈氏出生于晚清官宦家庭,受祖父辈忧心时局和忠勤国事的家风熏陶,自小便十分关怀时政。尝谓:"寅恪少时家居江宁头条巷,是时海内尚称乂安,而识者知其将变。寅恪虽在童幼,然亦有所感触,因欲纵观所未见之书,以释幽忧之思。"②即使长期留学海外期间,这份家国牵挂之情依然时时萦绕于心头。1910年,当他在德国得知原为清〃藩属国"的朝鲜完全被日本并吞,不禁发出了〃兴亡古今郁孤怀,一放悲歌仰天吼〃③的感叹,为祖国的衰弱不振深感忧虑。另据《吴宓日记》,〃一战"后陈寅恪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期间,与之日常交谈的主题,除

5、学问外,亦多涉及现实社会风气和国家发展前景等,以为:〃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谓形而上之学)为根基。乃吾国留学生不知研究,且鄙弃之,不自伤其愚陋,皆由偏重实用积习未改之故……今人误谓中国过重虚理,专谋以功利机械之事输入,而不图精神之救药,势必至人欲横流,道义沦丧,即求其输诚爱国,且不能得。西国前史,陈迹昭著,可为比鉴也。"④20世纪20年代在欧时,与朋友聚会,酒酣耳热之际,亦每好谈论政治、民生和教育等问题,〃对于袁世凯之媚外篡国,尤其深恶痛绝,并以其余逆北洋军阀之胡闹乱政,大为可忧"。⑤回国后,他虽专事文史教研而不参与实际政治,却依然十分

6、关心政局的变化,认为学术研究固有其独立性,但"哪里有作学问能完全脱离政治之事?但两者之间,自然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如果作学问是为了去迎合政治,那不是真正在作学问。因为作学问与政治不同,毕竟有它自己的独立性的"。⑥在评价陈垣的宗教史著述时,他特别指岀:〃自来史实所昭示,宗教与政治终不能无所关涉。即就先生是书所述者言之,明末永历之世,滇黔实当日之畿辅,而神州正朔之所在也。故值艰危扰攘之际,以边徼一隅之地,犹略能萃集禹域文化之精英者,盖由於此。及明社既屋,其地之学人端士,相率遁逃於惮,以全其志节。今日追述当时政治之变迁,以考其人之出处本末,虽曰宗

7、教史,未尝不可作政治史读也。"⑦他本人的文史研究,尤其透发出一种鲜明的淑世精神——希望为改良社会风气和推动社会进步起到正面作用。1931年,他在清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特刊发文呼吁:近年中国古代及近代史料发现虽多,但无论是对本国历史、语言还是思想史的研究,现状都不容乐观,与日本的中国史研究相比,更见差距。〃夫吾国学术之现状如此,全国大学皆有责焉,而清华为全国所最属望,以谓大可有为之大学,故其职责尤独重,因于其二十周纪念时,直质不讳,拈出此重公案,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与清华及全国学术有关诸君试一参究之。”⑧从学术实践看,他的这种社会抱负主

8、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出于对近代以来国势衰微而致学术不振的忧思,欲奋身与东西方汉学一较高低,为争取现代民族国家的学术独立和发展培植元气。从其发岀〃群趋东邻受国史,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