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的研究

《说文》的研究

ID:42185757

大小:56.0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0

《说文》的研究_第1页
《说文》的研究_第2页
《说文》的研究_第3页
《说文》的研究_第4页
《说文》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说文》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通论三《说文解字》的研究概况一、清代以前的《说文》研究清代以前的《说文》研究者,首推三人:一个是唐代的李阳冰,另外两个是南唐时代的徐铉、徐错二兄弟。李阳冰,字少温,约生于唐开元年间,卒年不详。赵郡(今河北赵县)人。曾为缙云令、当涂令。官至将作少监。工小篆。初学李斯《峰山碑》,据说后来曾对仲尼《吴季札墓志》有所借鉴,便变化开合,口成一体。宋元人称其不下李斯,受到后人推重。曾刊定《说文》三十卷,今不传。据《说文》徐铉校定本所引以及徐错《说文解字系传》,李阳冰大致做了不少止形(纠止《说文》篆文的写法及形声的分析)、正义(对《说文》的解说提出不同意见)的工作,其中虽然冇不少误改的地方,但总的来说,他

2、刊定《说文》述是有功绩的。徐铉、徐错是二兄弟。绦铉,字鼎臣,生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卒于北宋淳化二年(991),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初仕吴,为校书郎,南唐代吴以后,官至吏部尚书。后随后主李煜归宋,为太了率更令,加给事中,官至散骑常侍。他一生最大的学术功绩就是对《说文》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校定,今以大徐本行世。在大徐木屮,除了对《说文》作了版本订正、增补正文、补新附字、加注反切等工作外,还对《说文》作了简要注释。这些注释有些是他个人的见解,凡注“臣铉等曰”者便是,这一类共407条;有的是引用他弟弟徐错的看法,凡注“徐错曰”者便是,这样的也有141条;另外还有几条是引用了李阳冰的意见。注

3、释的内容大体分辨形、辨音、辨义三类。其中虽有可取之处,但也不乏谬误。徐错,字绽金,生于后梁贞明六年(920),先于兄卒于北宋开宝七年(974)。书工八分和小篆,与徐铉同享大名于江左。南唐中主李璟见其字,以为秘书省正字。曾作《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今本冇缺佚。四十卷中,除后十卷是杂论外,前三十卷都是逐条解释《说文》的,一般用“臣错曰”、“臣错案”的形式与原作相区别。他的解释常常是补充本义、壇补别义或引申义。比如《说文》训“婴”为“颈饰”,他在下面作了增补:“徐错曰:又,女曰婴。”是补充了别义。《说文》训“极”为“栋”,他在下面增补道「徐错曰:按极,屋脊之栋也。今人谓高及其为极,义出于此。”这是

4、补充了引申义。徐错的《说文解字系传》,虽然说错了的地方也不少,但它确实为《说文》做了不少注解工作,在《说文》研究史上冇承前启后Z功。在清代《说文》学兴盛以前,二徐的功绩是最值得肯定的。二、清代《说文》研究四大家清代是传统语言文字学鼎盛时期,也是《说文》研究的鼎盛时期。据近人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附录统计,有清一代研究《说文》并冇著述传世者多达203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四家,后人称为清代《说文》研究四大家。四家之外,其成就卓著可观者亦不下数十家。下面简要介绍四大家及其研究成果。(-)段玉裁和《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注》,简称《说文段注》或《段注》。清代段玉裁注。三十一

5、卷。成书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有嘉庆二十年(1815)经韵楼刊本、道光九年(1829)学海堂《皇清经解》本、同治十一年(1872)湖北祟文书局刊本、1920年上海扫叶山房影印木、1981年成都古籍书店影印木、1981年上海古籍书店影印经韵楼木等。段氏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开始用多种宋本校订明代末年汲古阁所刻宋本《说文》,著成《汲古阁说文订》一书,以后又以《尔雅》、《玉篇》、《集韵》等的训解,以及群书征引和字义來疏证校释《说文》,著成540卷长编性质的《说文解字读》。在此基础上,由博反约,锤炼精简,最后写定《说文解字注》。《说文》一书原为十五篇,北宋徐铉将各篇分为上下,共三十卷,段氏

6、乂因第十一篇上注文太多,分为二卷,故共为三十一卷。《说文解字注》是段氏倾注毕生心血的代表作,是世所公认的关于《说文》的权威性著作,其贡献主要有:1、发明、诠释《说文》的体例和术语。许慎撰写《说文》虽有一定的体例,但并未明说,他所用术语,也并不加以解说,而后人不知体例和术语,则有碍于阅读研究。段氏潜心研究,对原书屮的术语、体例都能加以疏通和阐述。如《说文》一部Z末“文五,重一”F,段注:“此盖许所记也。每部记Z,以得其凡若干字也。凡部之先后,以形之相近为次;凡每部中字之先后,以义之相引为次。”这是阐明《说文》每部统计字数、540部排列次序和部屮之字排列次序的体例。乂如《说文》“元”字“从一,兀

7、声”下,段注:“凡言'从某、某声'者,谓于六书为形声也。……凡篆一字,先训其义,若'始也'、'颠也'是;次释其形,若'从某,某声'是;次释其咅,若'某声'及'读若某'是。”这是阐明《说文》关于形声字的说解方式和一般的训释次序。其余如《说文》“一”字下阐明古文、籀文、小篆之例,“天”字下阐明声训、转注、会意之例,“吏”字下阐明亦声之例,“旁”字下阐明“阙”Z例,“畠”字下阐明读若、读为Z例,“祝”字卜•阐明一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