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对策

ID:42195876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0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对策_第1页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对策_第2页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对策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一)选题的目的: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正朝着国际化进程迈进。与此同时,财务造假也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大顽疾,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呈现出隐蔽性和多样化的特点。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对证券和中介机构的监管提出了挑战。为此,有必要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进行剖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二)选题的意义:财务造假是将企业的各种财务缺陷和隐患隐藏起来,使投

2、资者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非法行为。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及治理对策进行探析,以帮助证券市场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打击和遏制财务造假行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国内研究综述:安徽省会计学会课题组仃999)将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驱动力快要总结为以下几占•小、•(1)激励因素和约束机制的不对称性;(2)国有企业在改制中各方利益主体的利益矛盾;(3)政府方面职能的局限性和市场机制的缺陷性。根据南京大学会计系课题组(2000)的研究表明,政府主管单位不切实际的指标、客观的经济

3、环境所迫,监督力度不到位、企业负责人为了本企业的利益、在企业的内控制度方面没有很好的把握,这就造成了企业财务会计造假的主要几点因素。而黄世忠(2001)则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和注册会计师聘任制度的缺陷、造假成本与造假收益的不对称、剥离与模拟等“会计创新”、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的滥用,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大面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二)国外研究综述:Albrechtet.al(1995)提出了着名的舞弊三角论:压力(Presume)、机会(Opportunity)和寻找借口(Rationalization),用于解释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另一个解释财务报表造假行为

4、的理论称为GONE理论,其中G代表贪婪(Greed),0代表机会(Opportunity),N代表需要(Need),E代表暴露(Exposure)o舞弊三角论和GONE理论虽然没有直接触及粉饰动机,但能够较好地解释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发生。近年来,直接触及财务报表粉饰动机的研究文献日益增多。例如,Mulford和Comiskey(2001)在其《财务数字游戏》一书里,将企业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概括为:⑴股票价格效应(SharePriceEffects);(2)借款成本效应(BorrowingCostEffects);(3)奖金计划效应(BonusPlanEffe

5、cts);(4)PoliticalCostEffects)oScott(2000)在其以信息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撰写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将盈余管理的动机分为:⑴奖金动机(BonusMotivations);(2)契约动机(ContractualMotivations);(3)政治动机(PoliticalMotivations);(4)税收动机(TaxationMotivations):(5)更换首席执行官(ChangesofCEO);(6)新股发行(InitialPublicOfferings)三、毕业设计(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1、利用实证分析法

6、、理论研究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来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在实证分析法方面,主要依据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实际例子达尔曼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例进行透彻的分析,分别对舞弊原因、舞弊的识别方式、舞弊手段等多个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的一种分析方法。在理论研究法方面主要是通过对财务舞弊的理论成因。结合前人研究的结果分析国内外财务舞弊的相关问题,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从上市公司实际操作层面的入手,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与财务舞弊的动机、现象、手法和识别方法等不同角度深入分析。2、根据所研究目的,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搜集

7、大量的一次、二次文献资料,主要侧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对策方面。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对策分析等已有的研究成果,参考大量数据及图表,引用并借鉴较精辟的文字总结。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1]屈子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研究.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11(5)[2]李永泉、李嬪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其对策研究》,《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18期⑶刘艳•浅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及其预防,中国高新技术企业[J],2009(1)

8、[4]李东洪:《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