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16-2017学年高二文综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16-2017学年高二文综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42200652

大小:925.09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10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16-2017学年高二文综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16-2017学年高二文综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16-2017学年高二文综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16-2017学年高二文综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16-2017学年高二文综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16-2017学年高二文综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16-2017学年高二文综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180分)1.第T卷的答案请用铅笔把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各位同学只上交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题4分,共1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读图,四幅图为同一山地的等高线图,比例尺最大是()D2.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A.正南B.正北C.正东D.正西3.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

2、极夜”现象的是()ABCD读图,完成4〜5题。4.与平面图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BCD5.从甲地(80°E,70°N)到乙地(150°E,70°N),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6.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屮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1:5000001:1500001:2000001:350000ABCD右图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代表某种文化景观,读图冋答7—8题7.该种文化景观是()A.小溪B.梯田C.平原D.沙滩8.该文化景观最有可能位于()

3、A.黄土高原B.江南丘陵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9.下图屮A处代表的地形名称是()A.喀斯特溶洞B.冲积扇C.新月形沙丘D.火山口地貌150100图12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笫10-11题:ooooO050504332210.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HA11.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①2000K300②300

4、①③C.②③D.②④12.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可能()①同为洼地②同为小丘③同为缓坡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3.右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的值是(A.199b>a>GD.图中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右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5、单位:米)。15.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16.古人评价商鞅变法说,变法具有“禁游宦Z禺(指不守本业、游散求官的人)而显耕战Z士”②“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④“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D.①④作用。具有相应作用的措施是()①“为皿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③“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A.①②B.③④C.②③17.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Z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汆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

6、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C.商人不满平汆法,转而沦为盗贼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车裂Z刑。但是,“商鞅虽死,秦法不败”。上述现彖说明()①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②商鞅变法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③变法者多数没有好结果④商鞅实行严苛的法律自食其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19.史书记载,“始秦戎崔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B.加快了

7、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C.瓦解了I口的血缘宗法制度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19.导致魏孝文帝改革前社会矛盾激化的因素有()①宗主都护制②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③民族关系的合理调整④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碰撞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0.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斌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的过程B.农业化的过程C.工业化的过程D.汉化的过程21.山西人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开凿的,但是下而两尊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

8、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B.北魏统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