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通论期末复习资料》综合版2

《中华文明通论期末复习资料》综合版2

ID:42206510

大小:265.82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9-10

《中华文明通论期末复习资料》综合版2_第1页
《中华文明通论期末复习资料》综合版2_第2页
《中华文明通论期末复习资料》综合版2_第3页
《中华文明通论期末复习资料》综合版2_第4页
《中华文明通论期末复习资料》综合版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文明通论期末复习资料》综合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两汉文明概述一、政治思想:从“黄老无为”到“儒法合流1二、政治体制:从君主专制的重建到中央集权的强化2三、教育制度:从博士制度的经学化到学校教育的制度化3四、土地关系:从土地的私有化到小农社会的形成4五、史学成就:纪传体“正史”传统的诞生4六、科学技术:古代科技体系的初步形成5唐宋部分一、概况5二、南北交流的条件5三、茶文化的普及和传播6四、唐代科举制度特征及其反思8五、唐诗欣赏8王阳明18一、王阳明创立心学18二、心外无理(事、物)19三、知行合一20四、致良知20五、四句教20六、天下治乱圣人作经世儒学问佛老学术20七、为学

2、功夫21理学流弊至汤显祖21郭世佑22一、关于中华文明转型的必然性问题22二、西学的引进23三、清末中西文化的体用之争25四、传统文化的不足26中华文明精神27两汉文明概述两汉时代历时426年:西汉214年(前206—8)王莽新朝16年(8—24)东汉195年(25—220)一、政治思想:从“黄老无为”到“儒法合流”(一)汉初“黄老无为”思想的选择1.主观因素秦帝国短命速亡的现实教训;汉帝国开创者刘邦的个人偏好秦帝国短命速亡的现实教训■《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而奸邪并生

3、,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贾谊《过秦论》:今秦二世立……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Z。'刘邦鄙视儒生(郦食其的故事)■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漫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2.客观因素: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史记》卷三十《平准书》: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老子“君人南面之术”——法家学派的思想理论

4、渊源■《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政治上:镇以无为,休养生息;■经济上: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法制上:务在宽厚,约法省禁。“黄老无为”政策的实效与问题■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廩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当此Z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Z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

5、,固其变也。(《史记•平准书》)■夫俗至大不敬也,至亡等也,至冒上也,进计者犹曰毋为,可为长太息者此也。(贾谊《治安策》)(二)西汉中期“儒法合流”思想的确立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理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Z常经,古今Z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从“天人感应”到“君权神授”■道者,所由适于治Z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王者欲有所为,宜

6、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徳,阴为刑,刑主杀而徳主生。二、政治体制:从君主专制的重建到中央集权的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以皇帝制度为核心的君主专制制度■以公卿制度为代表的中央集权体制■以郡县制为依托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以乡党里邻组织与家族宗法结构为基础的民间基层社会机制“汉承秦制”,“颇有所改”《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一)增设“中朝”及尚书台阁制度■高祖:任用功臣为丞相,位高权重■武帝:增置“中朝”,牵制“外朝”■成帝:分置“四曹”

7、,设官分职■光武帝:改置“六曹”,形成“八座”后果:“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二)削夺诸侯王国分裂割据势力“异姓诸王”“同姓诸王"“削藩"措施贾谊;晁错;主父偃左官律;附益法;阿党法;事国人过律;酎金律(三)加强地方监察控制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

8、,袄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三、教育制度:从博士制度的经学化到学校教育的制度化(一)秦汉之际博士制度的存废秦初景彖: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