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习题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习题

ID:42216443

大小:17.6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0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习题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习题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习题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习题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_______乃: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示:________曰:___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________闻:________二、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氏之子》参考答案:一、1、诣:拜见乃:于是,就2、示:给……看曰:说3、未:没有闻:听见二、(1)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2)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1、能初步感知文言文。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过程与方法1、能借助注释、插图,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感受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有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教师准备:学习课标,通览教材、教参,细读文本,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预设教学活动。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课前热身引导学生交流积累过的古代名句,让学生对文言和文言文有个初步的认识。一、谈话导入师:古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笔巨大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古文,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杨氏之子  课题是什么意思?生:姓杨人家的儿子我是姓黄人家的女

4、儿,那我就黄氏之女,你能用这样的语言形式来介绍自己吗?生1:宋氏之女,宋氏之子。生2:陈氏之子。二、初读感知(一)检测预习情况:1、屏幕出示:梁国、聪惠、诣、乃、曰、禽学生指读,齐读。2、练习记忆生字,听写。3、反馈。根据学情有针对地提醒易错的地方,强化重点字的书写。预设:聪惠写成聪慧,禽字很难,提示:禽兽是离人越来越远了。过渡语: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课文。(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指名朗读:(1)根据学情强调多音字在本文中的正确读法:为wèi设果    儿应yìng声答曰yuē(2)根据学

5、情引导读准停顿。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教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读法。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生练读。4、指读、齐读,评价。三、精读品味(一)回顾学法引导学生回顾理解诗句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看注释,借助工具书,看插图……(二)运用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读读古文,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有不

6、明白的在同桌间、小组内研讨,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共同探讨。2、小组学习。3、大组汇报。(1)汇报通过合作学习仍未解决的问题。预设: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梁国姓杨的人家有个九岁的儿子,特别聪明。b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孔君平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他的儿子叫了出来。c为设果,果有杨梅。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谁为谁摆上水果。d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e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

7、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引导学生分清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指孔君平家,“禽”指鸟,而现在的“家禽”是一个词,指鸡鸭鹅等家里养的禽类。(2)学生串讲故事。(三)心理补白,体会语言精妙1、话说这孔君平去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谁知他父亲不在,于是把他的儿子叫了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这水果里有杨梅,孔君平看着这杨梅,他会怎样想呢?听完孔君平的“此是君家果”,杨氏子又会怎样想呢?请同学们展开合理的想象,揣摩二人的心理活动。出示:孔君平看着果盘里鲜红的杨梅,心想:“①                 

8、 ”,于是他笑眯眯地对杨氏子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氏子听了孔君平的话,顿时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他想:“②                  。”于是他马上回答道:“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2、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拨。生:孔君平拿杨氏子的姓氏和杨梅的“杨”字做文章,杨氏子是用同样的方法拿孔君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