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古代的文字与文学》(川教)

【同步练习】《古代的文字与文学》(川教)

ID:42218597

大小:30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9

【同步练习】《古代的文字与文学》(川教)_第1页
【同步练习】《古代的文字与文学》(川教)_第2页
【同步练习】《古代的文字与文学》(川教)_第3页
资源描述:

《【同步练习】《古代的文字与文学》(川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古代的文字与文学》同步练习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苏凤◆选择题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古尼罗河流域文明时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正确的是()A.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B.基督教产生于此地C.古代该地区人们使用象形文字D.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2.我们现在把每小时划为60分钟,每分钟划为60秒的时间划分制度,以及把12件物品放在一起称为一打,都来源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把整体划分为12个单位或60个单位的度量制度。此外,这个聪慧的民族还发明了()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假名3.“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

2、功勋传到来世。”这句话出自一部再现古希腊社会图景的不朽世界文学名著,这部名作是()A.《马可·波罗游记》B.《天方夜谭》C.《荷马史诗》D.《神曲》4.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一种叫“木马”的网络病毒程序,它的名称来源于古代著名的特洛伊战争。要想了解这次战争的一些情形,你应该查阅()A.《天方夜谭》B.《荷马史诗》C.《马可·波罗游记》D.《俄狄浦斯王》5.古代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下列人物为繁荣希腊戏剧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是()A.荷马B.索福克勒斯C.奥德修斯D.伯里克利6.天方夜谭,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与无稽之谈同义,但是这一词的来源却是文学价值极高的《天方夜谭》。“夜谭”释

3、为故事,“天方”指地名,即()A.阿拉伯B.罗马C.希腊D.印度7.下图两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均出自同一部民间故事集,这部故事集是()A.《天方夜谭》B.《俄狄浦斯王》C.《荷马史诗》D.《古兰经》8.下列表述,正确的有()①《荷马史诗》是古罗马的文学名著②《天方夜谭》是阿拉伯的文学名著③《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④《西游记》的作者是罗贯中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活动探究题◆9.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发展历程。观察图片,探究问题:材料一 中国汉字“马”的演变图材料二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及其文字放大图(1)材料一中第一种文

4、字下方的括号内应该填写什么?这种文字主要在哪个朝代盛行?(2)小篆字体是何时成为全国统一的规范字体的?(3)材料二中的法典是用何种文字书写的?该法典是哪一古老文明的成果?(4)结合图片中中国文字由古到今的演变历程,对比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字,你认为中华文明具有怎样的特征?(写出一个即可)答案和解析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尼罗河流域形成了古埃及文明,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而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两河流域,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西方文明发源于古代希腊。故正确答案选择C项。2.【解析】选B。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是楔形文字。其余三种文字发明者分

5、别是古埃及人、中国人、日本人。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古希腊”“世界文学名著”,链接所学知识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荷马史诗》符合这两个条件。故答案为C。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能力。题目中的重要信息是“特洛伊战争”,《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而《伊利亚特》叙述了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中的故事。故正确答案选B。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荷马是古希腊的盲诗人,相传写过两部长篇叙事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的悲剧作家,代表作是《俄狄浦斯王》。奥德修斯是长篇叙事

6、诗《奥德赛》里面的人物。伯里克利把雅典的民主政治推向了顶峰。故选B。6.【解析】选A。《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故“天方”即阿拉伯。7.【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识记能力。上图中两个故事分别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它们均出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故①④不合题意。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分析和认识能力。解答第(1)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一中文字的形状、特点等判断出这种文字是甲骨文,主

7、要在商朝盛行。第(2)题依据教材内容回答。第(3)题材料二中的左图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它是源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的文明成果,而两河流域使用的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第(4)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甲骨文。商朝。(2)秦朝(或秦始皇时)。(3)楔形文字。古巴比伦文明。(4)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传承悠久、不断创新等。(其他符合题意亦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