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两极格局的结束》(人教)

【教学设计】《两极格局的结束》(人教)

ID:42219010

大小:7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0

【教学设计】《两极格局的结束》(人教)_第1页
【教学设计】《两极格局的结束》(人教)_第2页
【教学设计】《两极格局的结束》(人教)_第3页
【教学设计】《两极格局的结束》(人教)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两极格局的结束》(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两极格局的结束》◆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说明了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解体的过程,并重点分析了整个战后美苏关系发展的历程对国际局势造成的影响及对国际关系发展带来的启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里根政府的新“遏制”政策;战略防御计划;美国对苏加强宣传攻势;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中导条约”;布什政府的对苏策略;戈尔巴乔夫的对内改革;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苏联解体。2、理解:冷战思维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影响;冷战结束后潜在的和平威胁。3、运用: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复杂、曲折

2、的过程;同时也认识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过程中的紧张与缓和极大影响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过程与方法目标】1、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探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从中再探究出争霸中的美苏与中国的内在关系。2、归纳比较: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同情况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3、论从史出: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二战后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峙与争夺,既是对和平的最大威胁,又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世界范围的稳定局势,并且在政治、思想等方面深深影响

3、着两极格局解体之后的国际社会,特别为当今人类的发展、国际政治的走向提供了值得研究的经验和教训。2、通过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加深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如何认识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影响之一──对人类和平的巨大威胁【教学难点】探究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影响及美苏关系发展历程的启示3、四季的形成。◆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一、“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二、冷战的结束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讲授新课

4、】一、“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1.美国的“以实力求和平”(1)背景:八十年代初,苏联因实力下降而无法保持和美国竞争的势头,美国更多地以“缓和”促使苏联内部发生变化。(2)提出:里根执政之初,提出所谓新“遏制”政策,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3)实施①军事上:美国政府大量增加军事开支,加强军事力量,提出“灵活反应战略”。②意识形态上:开展了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大战,号召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上的“十字军讨伐”;资助“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加强宣传攻势。2.苏联的“新思维”(1)背景:20世纪80

5、年代,全球争霸给苏联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拉大了苏联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改革。(2)内容:在对外政策上,他提出了所谓的“新思维”,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3.美苏的缓和(1)1987里根与戈尔巴乔夫举行会晤,双方签订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的条约,即“中导条约”。(2)1985~1988年,双方在扩大双边接触、交流与合作上取得进展,签订了43个双边协议。二、冷战的结束1.背景(1)布什表示支持苏联国内的改革,并通过提供经济援助试图左右苏联的改革进程。(2)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并未

6、扭转经济下滑颓势,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引发了全面社会危机。2.表现(1)东欧剧变:1989年,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了执政党地位。(2)德国统一: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3)苏联解体:1991年,原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苏联解体。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1.对人类社会:美苏争霸曾经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2.对国际局势影响3.对人类环境:美苏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财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4.冷战思维的继续发展:目前,冷战虽已结束,但冷战思维继续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

7、课堂小结】美苏关系变化带来的启示1.美苏争霸的教训2.美苏争霸的特点3.美苏争霸的实质4.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反思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