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战国七雄》(川教)

【教学设计】《战国七雄》(川教)

ID:42219476

大小:17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9

【教学设计】《战国七雄》(川教)_第1页
【教学设计】《战国七雄》(川教)_第2页
【教学设计】《战国七雄》(川教)_第3页
【教学设计】《战国七雄》(川教)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战国七雄》(川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战国七雄》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苏凤◆教材分析《战国七雄》是2016川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内容,主要讲述战国七雄的历史。西周以后,中国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通过变法改革强大起来,不断进行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国家逐步由分裂走向了统一。本课是这段大变革时期在政治上的表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地位十分重要。学好本课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的变迁,可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为以后要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够比较深入

2、地理解本课,对于以后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学习不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地理位置。2.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和著名战役及军事家。3.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识读“战国形势图”,编制口诀帮助记忆,培养学生识图和归纳的能力。2.通过情景表演,加深学生对当时社会局势及历史人物的理解。3.通过对战争特点的探究和战争作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的了解与分析,逐步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3、、竞争,对这一时期斗争的复杂性形成理性的认识,认识到这些竞争对历史的进步具有的推动作用;◆教学重难点◆2.通过文字和视频,学习战国的战争史,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初步教育,让学生辩证的看待历史事件,树立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教学重点】“战国”和“战国七雄”及方位;著名战役和著名军事家。【教学难点】理解战争的特点、性质、作用;“合纵”和“连横”的含义。◆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和战国七雄有关的成语故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春秋争霸”,作为

4、一个时期的名字,春秋和战国常常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了解了春秋争霸的情况,战国争雄的局面又如何呢?初步感知:根据学习目标,学生认真研读教材。请大家根据学习目标,把课文预习一遍。(出示PPT5分钟)回顾:1.复习已经学过的历史朝代?2.春秋起止时间是?春秋五霸是哪五霸?3.这节课要学的战国是哪一年到哪一年啊?学生一起回答,第3题在书上做好笔记。学习新课:(一)含义、时期学生回答后明确:战国:因各个诸侯国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时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1.为什么这两百多年的时期会称为战国?2.补充:另一种解释是,西汉刘向著有

5、《战国策》一书,书中以战国代表这一时期。3.利用PPT,战,战争;国,诸侯国。当时有哪些诸侯国?学生认真听讲,回答老师的问题,并做好笔记。(二)七雄1.当时有哪些诸侯国?(强调是只有还是主要)请大家在38页的图上圈划出来。请同学上黑板画。学生在38页圈划,一位同学PPT上画。2.思考下,有什么方法能更简单的记住这些诸侯国呢?总结助记法。3.比较春秋和战国形式图的不同,随后老师总结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因此战国时没有了“晋,这一事件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田氏代齐(指中国战国初年齐国田氏

6、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件。)等。识图,回答不同。(三)政治特点春秋时周王室王权衰落,那到了战国时,周王的权力又有什么变化?根据表演和材料进行总结。两组学生进行情景表演,学生观看,从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古文材料总结。(四)战争特点学习战国的历史,必须了解战国的战争。1.前后两排,四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找出答案。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1.战争的特点:2.著名的战役、军事家:3.讨论:战争的作用引导学生从消极、积极两个方面回答战争的作用。(五)外交策略战国的战争除了在战场上刀光剑影,杀声震天外,战争的背后,各国间进行着没有硝

7、烟的战争,这就是激烈程度和影响力不亚于战争的“合纵与连横”。找出含义和代表人物。学生快速阅读本子目内容,圈划知识点。内容梳理及小测:出示本课知识框架、小测练习题学生根据框架,答出知识点,齐答练习题。课堂小结:秦国长平之战后,与齐称为东西两强,你追我赶,终于秦国越跑越快,遥遥领先,最后一统天下。那么,秦国的力量源泉来自于哪里呢?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讲的商鞅变法。◆教学反思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