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卷

2012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卷

ID:42227706

大小:2.91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9

2012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卷_第1页
2012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卷_第2页
2012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卷_第3页
2012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卷_第4页
2012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答、错答均不给分。)某科考队在M地观测太阳高度,测得最小太阳高度角为甲,最大太阳高度角为乙;其中,甲时刻为北京时间2:40,读图1完成l一2题。1.M地位于A.80°E.85°SB.150°E,85°SC.80°E,85°ND.150°E,85°N2.自此日起一个月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大B.巴西利亚日出时间提前C.上海早晨太阳从东北升起D.开普敦昼长夜短图2为“杭州2011年9月5日至l

2、2月5日的日最高气温变化图”,图3为“杭州2011年10月29-30日部分时段气温变化图(地方时)”完成3-5题。3.对图2曲线变化判断正确的是①气温总体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太阳高度的变化②图中M、N两日气温差异的原因是太阳高度的不同③气温呈波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天气系统的影响④气温呈波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变化造成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10月29日的最高气温最有可能是A.20.1℃B.大于20.1℃C.小于20.1℃D.18.9℃5.从图3中信息可以判断A.30日14时前后为多云天气B.该日杭州的昼长约为9小时C.杭州正处

3、于冷空气过境D.冷空气到达杭州约在29日16时2011年11月29日,杭州某地理考察团去山西进行实地考察,因太原降雪、机场封闭,飞机改飞呼和浩特机场降落。根据图4和材料完成6-8题。6.考察团走出呼和浩特机场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A.漫天大雪、能见度仅为5米B.晴空万里、地上有积雪C.道路两侧绿化林霜叶正红D.衰草漫漫、牛羊遍地7.17时l5分,该团离开机场去住宿地,太阳还在西边;而此时的杭州夜幕开始降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①经度位置②纬度位置③海拔高度④雪地反射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8.当考察团来到山西平遥古城时,

4、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刺鼻味(有团员说比夏季严重)。产生这一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燃煤取暖、SO2排放增加B.冷锋过境、产生沙尘暴C.降水过程、酸雨频率增大D.旅游人口多、污水废气排放量大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城市频频遭遇城市内涝的窘境。强降雨过后,街道成河、住宅进水、汽车没顶……城市瞬间变成“水城”。回答9-10题。9.降雨后被地表吸收及渗透的水量称为降雨损失量,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积水。图5表示城市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序号和地表物质对应正确的是A.①土地②混凝土方砖③新沥青路面④草地B.①草地②土地③混凝土方砖④新沥青路面C.①新

5、沥青路面②混凝土方砖③草地④土地D.①混凝土方砖②草地③土地④新沥青路面10.很多时候,城市比周边地区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称为“雨岛效应”,下列关于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①气温高,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②气温高,多上升气流③车流量大,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大④多高层建筑,气流移动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图6是“中国雨季类型图”,回答11一13题。11.图中①地区雨季类型为A.全年干旱多晴区B.夏半年多雨区C.夏雨集中区D.夏雨区12.图中M地区夏秋季节多雨的主要原因是A.受西南季风影响B.受高压脊的影响C.受台风影响D.

6、多对流雨13.导致N地类型界线向西北凸出的因素主要是A.水源B.土壤C.地形D.人为活动稀土被誉为“新材料之母”,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供应了国际市场97%的需求。读图7,回答14—16题。14.图中甲地是我国稀土矿产量最多的地区,该地的稀土开采业属于A.市场指向型B.原料指向型C.技术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15.有关甲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从单纯的采掘矿区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矿产品加工贸易区B.应大力发展光学、电子信息等尖端科技产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C.应发挥资源优

7、势,进行大规模开采,以满足国际需求D.大力发展工矿区旅游,提高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16.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区可利用当地丰富的稀土、水资源,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B.乙地区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C.丙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D.丁地河段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水质不好,应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我国某市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读图8完成l7一l8题。17.第一代产业园区利用的主要区位条件是A.管理经验B

8、.资金C.科技D.廉价劳动力18.第二代产业园区相关产业集聚的主要目的是A.共用基础设施B.便于获取对方信息,取得竞争优势C.加强协作,促进交流D.靠近原料产地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9示意该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