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四)

2014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四)

ID:42240589

大小:414.2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0

2014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四)_第1页
2014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四)_第2页
2014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四)_第3页
2014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四)_第4页
2014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四)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A.染色单体形成和染色体数目加倍B.DNA的合成和蛋白质的合成C.着丝粒的分裂和纺锤体的消失D.赤道板的出现和细胞板的形成2.通过实验研究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据图可知c酶的最适温度为36℃左右B.该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1个因变量C.三种酶中a酶的最适温度最高D.若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b的顶点

2、会上移3.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曲线表示正确的是() 4.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膜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不需要载体蛋白C.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妥功能不同D.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细胞膜基本组成5.右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DNA数目加倍发生在A中的2时期B.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G时期C.在H时期用秋水仙素处理,会出现C过程D.在2时期用射线处理可诱发

3、基因突变6.关于细胞中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肠杆茵无线粒体,有核糖体B.水稻叶肉细胞有叶绿体,也有液泡C.蓝藻既有线粒体,也有叶绿体D.小鼠肝细胞有线粒体,也有内质网二非选择题24.(11分)图一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A、B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⑥代表物质,abcdefgh表示生理过程,I~Ⅲ代表B生理作用的反应阶段。图二表示该叶片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5-(1)若①是NADPH,③是。(2)在图二丙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abcdefgh

4、中的。图二中乙~丙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3)写出该植物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的形成CO2的生理作用名称。(4)图一中⑤和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5)丙图表示绿色植物鸭茅(属禾本科鸭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幼叶成折叠状)相对光合速率(%)与叶龄的关系:①B点表示               。②CD段相对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是                。③光合产物从叶片中输出的快慢影响叶片的光合速率。若摘除花或果实,叶片光合速率随之降低的原因是                   。(6)将某植

5、物体形态、大小、生理状况相同的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1h,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下表的数据。请分析并回答问题:组别1234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根据本实验所测数据,该绿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温度是;27℃时绿叶的净光合速率是mg/h;30℃时真正光合速率为:mg/h-5-25.(11分)已知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

6、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甲图为某红果高茎番茄与黄果矮茎番茄测交得到子一代,再与黄果矮茎番茄测交得到子二代的结果据图分析(l)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基因型是,如果该植株自花传粉,收获果实的颜色是,果皮颜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2)乙图为用该红果高茎番茄的花粉进行实验的示意图,植株A称为,基因型种类及比例是。秋水仙素作用的原理是。(3)丙图表示从该植株上分离出细胞1和细胞2进行体细胞杂交,最终获得植株C。植物体细胞杂交前首先用处理,获得;常用的促融剂是。(4)植株B中,与植株C基因型

7、相同的概率是。26.(11分)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②导致①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和,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图中③指,③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隔离。(3)④指。(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令其自交,则自交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aa基因型的个体占,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8、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原因是27.(8分)已知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问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I过程培育植物体A主要应用了原理。在植株上,番茄的韧皮部细胞通常无法分裂、分化形成完整植株,原因是-5-(2)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II、Ⅲ有关实验,则培育植物体B的方法称为。植物体C的基因型有。植物花粉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