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通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

2014年南通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

ID:42244637

大小:8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10

2014年南通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_第1页
2014年南通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_第2页
2014年南通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_第3页
2014年南通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_第4页
2014年南通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南通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南通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满分96分)19.(本小题满分10分)计算:(1) ;      (2)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分析】(1)根据绝对值、有理数的乘方、零整数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定义分别进行计算,再把所得的结果相加即可;(2)根据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分别进行计算,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解答】解:(1)

2、-1

3、+(-2)2+(7-π)0-(13 )-1=1+4+1-3=3;(2) 48 ÷ 3-12  × 12+2

4、4=43÷3-6+26=4+6 =10.【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注意顺序和法则以及结果的符号. 20.(本小题满分8分)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x=6.【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首先把括号里面的分子分解因式,再约分化简,然后再通分计算,再把括号外的除法运算转化成乘法运算,再进行约分化简,最后把x=6代入即可求值.【解答】解:原式=[1+2(x-2)(x+1)(x-2)]?(x-1)(x+1)x+3=[x+1x+1+2x+1]?(x-1)(x+1)x+3=x+3x+1?(x-1)

5、(x+1)x+3=x-1,把x=6代入得:原式=6-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分式通过约分化为最简,然后再代入数值计算.在化简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算顺序. 21.(本小题满分9分)为了了解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情况,某中学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统计他们双休日两天家务劳动的时间,将统计的劳动时间(单位:分钟)分成5组:30≤x<60、60≤x<90、90≤x<120、120≤x<150、150≤x<180,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抽样调查的

6、样本容量是        ;(2)根据小组60≤x<90的组中值75,估计该组中所有数据的和为        ;(3)该中学共有1000名学生,估计双休日两天有多少学生家务劳动的时间不少于90分钟?【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分析】(1)把每一组的频数相加即可求出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2)用小组60≤x<90的组中值乘以这一组的频数即可求出答案;(3)用总人数乘以劳动的时间不小于90分钟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解答】解:(1)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20+35+30+10=1

7、00;(2)因为小组60≤x<90的组中值75,所以该组中所有数据的和为:75×20=1500;(3)根据题意得:1000×35+30+10100=750(人).答:该中学双休日两天有750名学生家务劳动的时间不小于90分钟.故答案为:100,1500.【点评】本题考查频率分布表,根据频率=频数 总数 ,知道其中任何两个量可求出其它的量,且频率和为1,频数和与样本容量相等,以及频率与所占百分比的关系等. 22.(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O的半径为17cm,弦AB∥CD,AB=30cm,CD=16cm,圆心O

8、位于AB、CD的上方,求AB和CD间的距离.【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专题】探究型.【分析】分别作弦AB、CD的弦心距,设垂足为E、F;由于AB∥CD,则E、O、F三点共线,EF即为AB、CD间的距离;由垂径定理,易求得AE、CF的长,可连接OA、ODC在构建的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OE、OF的长,也就求出了EF的长,即弦AB、CD间的距离.【解答】解:分别作弦AB、CD的弦心距,设垂足为E、F,∵AB=30cm,CD=16cm,∴AE=12AB=12 ×30=15cm,CF=12CD=12

9、 ×16=8cm,在Rt△AOE中,OE=OA2-AE2=172-152=8cm,在Rt△OCF中,OF=OC2-CF2=172-82=15cm,∴EF=OF-OE=15-8=7cm.答:AB和CD的距离为8cm.【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及垂径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某测量船位于海岛P的北偏西60?方向,距离海岛10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海岛P的西南方向上的B处.求测量船从A处航行到B处的路程(结果保留根号)

10、.【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专题】计算题.【分析】将AB分为AE和BE两部分,分别在Rt△BEP和Rt△     BEP中求解.要利用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解答】解:∵AB为南北方向,∴△AEP和△BEP分别为直角三角形,再Rt△AEP中,∠APE=90°-60°=30°,AE=12AP=12 ×100=50海里,∴EP=100×cos30°=503 海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