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丁香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丁香意象

ID:42277179

大小:1.38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9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丁香意象_第1页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丁香意象_第2页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丁香意象_第3页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丁香意象_第4页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丁香意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丁香意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9年第6期齐鲁学刊No.6总第213期QILUJOURNALGeneralNo.213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丁香意象贾维忠(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基础科学部,山东日照276826)摘要:丁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是美丽、高洁、忧郁的象征。自唐代开始,以丁香为题材的作品增多,它作为一种意象也进入诗人的创作视阈,其审美意蕴和情感、思想内涵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从历代关于丁香的文学作品分析,丁香意象的意蕴是多样性的,有着丰富的人文或社会内

2、涵:或为高洁情趣的象征,独立人格的载体;或借以抒发愁怨、忧伤之情;或烘托恋情等。但是,对丁香意象多义的解读不能忽视其幽怨的基本特质。关键词:古典诗词;丁香意象;审美意蕴;人文内涵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22X(2009)06-0122-05与其它花卉意象相比,丁香进入诗人视野的时此诗所描写的丁香带着一种远离尘世的幽雅,尚未间较晚。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丁香是在唐代后才进入普通大众的审美视阈。到李商隐的代赠诗,进入诗人的创作视野的。唐前,丁香主要作为一种

3、因了雨打芭蕉的闲愁,与芭蕉搭档的丁香,便与忧名贵的药用香料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其实用性远愁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芭蕉不展丁香结到丁香大于其观赏性。空结雨中愁,丁香作为一个固定意象,便成为忧愁、丁香,又名百结、情客或鸡舌,是我国名贵花木。苦闷的代名词。这也与丁香本身的特质有不可分割一种为木樨科丁香,开紫白两色花,因其花筒细长如的关系。丁香一般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诗人们面钉,花香浓郁,故得此名。此科丁香不结果实,丁香对美丽的丁香便易伤春,说丁香是愁品,而作为丁香为其花蕾,属观赏型。另一种为桃金娘科丁

4、香,此科缄结未开的花蕾便成为这种愁绪的最好诠释。以丁丁香结果,其成熟的果实名鸡舌(香),因其气味芬香之结,喻愁思固结不解,这是唐宋文人的惯常用法。芳,种仁有两片形状似鸡舌的子叶包合而成,又谓母自唐以后,有关丁香的题材进一步拓展,丁香的丁香。作为香料的母丁香见之于史料较早,如三国美感特征、情感内涵和思想意义也得到进一步的挖时曹植的妾薄命:坐者叹息舒颜,御金浥粉君傍,掘。诗人们带着自身的感情从不同角度审视丁香,中有霍纳、都梁,鸡青、五味杂香,进者何人齐姜,恩使之具有了更丰富的意蕴。下面我们就通过具体的重

5、爱深难忘。[1](P481-482)曹操的与诸葛亮书:文学作品来分析一下丁香(结)作为诗歌意象的丰富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2](P124)北宋沈括梦的审美和文化内涵,并对其作为文学意象的发展过溪笔谈载:所以三省故事,郎官口含鸡舌香,欲其程作简单梳理。奏事对答,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至今方书为然。[3](P317)直到唐代,以丁香为题材和运用丁香一、高洁情趣的象征,意象的作品才开始出现。独立人格的载体作为审美意象的丁香最早出现在诗人笔下当是杜甫的江头五咏丁香,杜甫用写实的

6、笔触描绘在唐人咏丁香的诗作中,首推杜甫的江头五咏丁了柔弱的丁香适合栽种于幽僻之处,与幽人为伴。香:收稿日期:2008-12-16作者简介:贾维忠(1965),男,山东新泰人,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基础科学部副教授。122丁香体柔弱,乱枝结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栽小宅后,庶使幽人二、藉以抒发忧愁、幽怨之情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前四句用白描的手法展示了一个清淡素雅的丁香形这是丁香作为古典诗歌传统意象的基本象征意象:柔弱、枝繁、素艳。丁香花团锦簇,外朴而内秀,义。自从李商隐代赠根据丁香的自

7、然形态而联想花色明丽,又香气馥郁,淡雅清幽,被人们称为花中发挥,写出了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之君子。后四句则写出了丁香高洁的内质。幽人句后,带有忧愁含义的丁香或者丁香结便成为诗指幽居之士,古代常指隐士。清代朱鹤龄注杜诗曰:歌中一个重要的原型意象。经过后代文人的反复丁香与幽僻相宜,晚而坠于兰麝,则非其类矣。虽渲染,丁香结便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较固定的象粉身其足惜哉。[4](P385)柔弱的丁香被赋予了高贵征,成为忧愁、幽怨的代名词。但是忧愁的具体的品质、坚强的个性,

8、它宁可粉身碎骨也不与世同流内容又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闺怨之作,藉以抒写因与恋人分别而带来合污,遂成为作者独立人格的化身。杜甫晚年空怀的相思之苦。壮志,无由抒发,便借柔软的丁香咏志,暗抒家国怀抱。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雨霖铃),这是天下宋代词人王质凤时春有句云:表格风流前辈有情人共同的普遍性心理。于是,在百花争卉、春光除丁香蔷薇酴縻外。便作花王,不是此辈。王明媚的日子,思妇们内心的孤独便油然而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