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中_桃花_意象解析

中国古典诗词中_桃花_意象解析

ID:46611735

大小:77.2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中国古典诗词中_桃花_意象解析_第1页
中国古典诗词中_桃花_意象解析_第2页
中国古典诗词中_桃花_意象解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诗词中_桃花_意象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桃花原生长于我国北部与中部,春秋时期的《诗经》就已有中国古典诗词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桃花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桃花”意象解析由于桃花娇媚动人,大方烂漫,■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林雪华生气勃勃又轻巧薄弱,粉嫩恬淡,给人以不食人间烟火之感,所以深受诗人墨客的喜爱。桃花的暧昧、虚无,桃花的极端与平易,桃花的生长及凋零、美与死、俗与雅等不定性,使得古诗词中的桃花意象更加多姿多彩,多元而丰富。本文对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桃花意象稍作分析,以就教于方家。一、作为春天的意象桃花是春天早发的花卉,它粲如锦浪,艳如红霞,装点盎然春意,因此被称为“春桃”,她以艳美的芳姿为人们所喜爱。“褪粉梅梢,试花

2、桃树”(周邦彦《瑞龙吟》),如果说,梅花是报春使者,那么,桃花的绽放就是真正宣告了春天的到来。尤其是一种称之为“小桃”的桃花开得更早。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云:“小桃上元前后即著花。”小桃花开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南宋词人赵鼎词云:“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鹧鸪天·建康上元作》)与他同时代的李持正说得更直接:“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人月圆》)可以试穿薄衫,想见天气确已泛暖。“竹外桃花三两枝”也是展示了早春的一份生机。待到阳春三月,桃花当令,树染胭脂,枝挂红霞,此时此节桃花真是占尽人间春色。桃花舞春风,花影摇红,春意浓浓。李白有诗:“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

3、《杂歌谣辞·中山孺子妾歌》)抒写的是对桃花艳冠群芳的感叹。而“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和“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秦观《行香子》)也在暗示着桃花在春天的舞台上永远是不可替代的主角。甚至在残花飘零的暮春时分,桃花还能传达出“桃花流水鳜鱼肥”这般的悠闲之美。桃花优美的姿容,妍丽的色彩,勃勃的生机,现身的绝好时节,使之成为春天无可挑剔的形象代言人。桃花就这样悄然融进中国人的文化血脉,植埋下它在我们审美视野中的第一个春天情结。二、美人的意象桃花盛开的三月,是万物蕃长的季节。桃花花色艳丽,花朵大而多,展示的是娇艳、柔媚的形象。这种自然特质很容易让人联

4、想到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青春女子。我们应该注意到柳条所比的是女子的身段,而桃花着眼的则是女子亮丽的容颜,怒放的花朵与迷人的笑靥之间确实有着非常贴切的可比性。据《天宝遗事》记载,唐明皇和杨贵妃都很喜爱桃花。他们的宫中禁苑里种有千株桃树,当桃花盛开时,他们常常会于桃花树下,而每次唐明皇又都要摘桃花插在杨贵妃头31上。他说:“此花最能助娇态。”桃花美人,相得益彰。自古以来,它常用来比喻美貌女子。桃花就像影子一样常伴随着佳人。《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最早的艳情文学,表面上看似摹写桃花盛开之貌,实则是借物起兴,歌咏新婚女子的娇媚可人。钱钟书在《管锥编》里论及“桃夭”时指出“夭”即是“笑”,当然

5、此笑应是美人的倾城之笑。春秋时楚国漂亮的息夫人别名也称“桃花夫人”,后世以息夫人为桃花女花神。最为人所传诵的文学例证当数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桃花”终成家喻户晓的经典组合。自此以后,桃花与佳人的关系一直笙歌不绝。晚唐韦庄有“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女冠子》)这样的秀色摹写。宋代蔡伸《苏武慢》里也有“小园香径,尚想桃花人面”这样的心理直白。南宋程垓诗曰:“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桃花岸边佳人隐现,娇女步春的形象飘然如活。汪藻“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春月》)道出佳人嫣然一笑的别样情

6、态。待至清代,我们能看到美人血溅诗扇,画家点染而成的是桃花,而非梅花抑或荷花,曹雪芹安排佳人林黛玉去埋葬的也是桃花。这些与其说是巧合,还不如说是作家的刻意为之,是作家的文化心理积淀使然。可以略带夸张地说,有佳人处皆有桃花,有桃花处时有艳遇。三、悲情的象征桃花易落,在中国文学中,感慨花事,伤春、悼春、惜春是一个近乎永恒的情结。由于文化背景的因素,桃花的零落所引发的愁绪却不甚宽泛,它往往很轻易地被文人们导向一个预设的对象——爱情,并且是悲情。让我们来看看桃花与爱情之悲在文学中是怎样同位出现的。刘禹锡《竹枝词》(其二):“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诗歌借桃花

7、的衰败表现爱情的失意在文学史上极富典型意义。大诗人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感伤在陆游的《钗头凤》里被抒写得凄迷缠绵,“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在文学史上几成绝唱。周密的《清平乐》:“一树桃花飞茜雪,红豆相思暗结。”所言说的也无非是相思愁苦。林黛玉的《葬花词》:“⋯⋯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也是见到桃花飘零而产生的哀伤自怜,更是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