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培优讲义(2)

数学培优讲义(2)

ID:42287711

大小:28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1

数学培优讲义(2)_第1页
数学培优讲义(2)_第2页
数学培优讲义(2)_第3页
数学培优讲义(2)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培优讲义(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普通高中提前招生试卷理科综合(数学)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6分)1、已知是方程的两根,且,则的值等于()A.-5B.5C.-9D.92、如图,点B是线段AC的中点,过点C的直线与AC成60°的角,在直线上取一点,使∠APB=30°,则满足条件的点有几个()A.3个B.2个C.1个D.不存在(第3题)(第4题)(第2题)3.如图,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则的值为()A.-5B.-10C.5D.10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记,则与的大小关系为()A.B.C.D.、大小关系不能确定x+2y=25.将一枚六个面编号分别为1,2,3,4,5,6的质地均匀的正

2、方体骰子先后投掷两次,记第一次掷出的点数为,第二次掷出的点数为,则使关于的方程组只有正数解的概率为()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30分,每小6分)6.如图,7根圆柱形木棒的横截面圆的半径均为1,则捆扎这7根木棒一周的绳子长度为。7.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是,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是_____________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原点,四边形是矩形,A(10,0),C(0,3),(第8题)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BC边上运动,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是。(第6题)(第9题)9.如图,射线AM,BN都垂直于线段AB,点E为AM上一点,过点A作B

3、E的垂线AC分别交BE,BN于点F,C,过点C作AM的垂线CD,垂足为D,若CD=CF,则。10.若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上的两点,且,则当时,的值为。(用a,b,c的式子表示)一、解答题(本题共60分,每题15分)11、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D∥BC,∠BAC=∠D,点E、F分别在BC、CD上,且∠AEF=∠ACD,试探究AE与EF之间的数量关系。(1)如图1,若AB=BC=AC,则AE与E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2)如图2,若AB=BC,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猜想,并加以证明;(3)如图3,若AB=kBC,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猜想

4、不用证明。12.(1)请在图①的正方形ABCD内,画出使∠APB=90°的一个点P,并说明理由。(2)请在图②的正方形ABCD内(含边),画出使∠APB=60°的所有的点P,并说明理由。(3)如图③,现在一块矩形钢板ABCD,AB=4,BC=3,工人师傅想用它裁出两块全等的、面积最大的△APB和△CPD钢板,且∠APB=∠CPD=60°,请你在图③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点P和P。图①图②图③13、(09年河北省中考试题)(12分)如图13-1至图13-4,⊙均作无滑动滚动,⊙、⊙均表示⊙与线段AB、BC或弧AB相切于端点时刻的位置,⊙的周长为,请阅读下列材料:①如图13-1,⊙从

5、⊙的位置出发,沿AB滚动到⊙的位置,当AB=时,⊙恰好自转1周。②如图13-2,∠ABC相邻的补角是n°,⊙在∠ABC外部沿A-B-C滚动,在点B处,必须由⊙的位置转到⊙的位置,⊙绕点B旋转的角∠=n°,⊙在点B处自转周。解答以下问题:⑴在阅读材料的①中,若AB=2,则⊙自转周;若AB=,则⊙自转周。在阅读材料的②中,若∠ABC=120°,则⊙在点B处自转周;若∠ABC=60°,则⊙在点B处自转周。⑵如图13-3,△ABC的周长为,⊙从与AB相切于点D的位置出发,在△ABC外部,按顺时针方向沿三角形滚动,又回到与AB相切于点D的位置,⊙自转多少周?⑶如图13-4,半径为2的

6、⊙从半径为18,圆心角为120°的弧的一个端点A(切点)开始先在外侧滚动到另一个端点B(切点),再旋转到内侧继续滚动,最后转回到初始位置,⊙自转多少周?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现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放在第二象限,斜靠在两坐标轴上,且点A(0,2),点C(-1,0),如图所示:抛物线经过点B。(1)写出点B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三角板ABC从点C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轴正方向平移,求点A落在抛物线上时所用的时间,并求三角板在平移过程扫过的面积。(4)在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点P(点B除外),使△ACP仍然是以AC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

7、求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CBBCD二、填空题6、7、8、(4,3)(1,3)(9,3)9、10、三、解答题11、(1)AE=EF(2)猜想:(1)中结论没有发生变化,即仍然为AE=EF(过点E作EH∥AB,可证△AEH≌△FEC)(3)猜想:(1)中的结论发生变化,为AE=kEF12、(1)如图①,点P为所求(2)如图②,圆上实线部分弧EF为所求②③(3)如图③,点、为所求13、(1)(2)⊙共自转了()周(3)⊙一共自转了7圈14、(1)B(-3,1)(2)(3)略(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