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单元教案及练习题【刘占奎】

7单元教案及练习题【刘占奎】

ID:42294522

大小:17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12

7单元教案及练习题【刘占奎】_第1页
7单元教案及练习题【刘占奎】_第2页
7单元教案及练习题【刘占奎】_第3页
7单元教案及练习题【刘占奎】_第4页
7单元教案及练习题【刘占奎】_第5页
资源描述:

《7单元教案及练习题【刘占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光辉中心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材第56~64页:⒈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运用加法运算定律简便计算。⒉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相应简便计算教学目标⒈ 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和乘法运算律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⒉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使用各种运算定律,体验运算律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⒊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折

2、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知道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分别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各平移一次,把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以及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课时安排共计5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课时应用加法运算定律简便计算1课时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简便计算2课时练习七1课时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学习活动中主动认识运算律。2让学生在体验中主

3、动应用运算律,在练习中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应用运算律。3、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探索甲方和乘法计算中的一些特性,从而发现计算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一测:复习旧知★1、口算42+3875+613+212、、参加跳绳的男生有28人,女生有17人,踢毽子的有23人,跳绳的有多少人?★二测:学习新知★增添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活动过程:1、出示计算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结果,在圆圈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38+1212+38420+3030+420123+235235+123★1、测双基★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数:2、260+98=260+100-□=□3、2

4、60+102=260+100+□=□4、  (a+129)+281=□+(129+□)6、124+176=176+□      □+55=55+a7、56+a+44=a+(□+□)   ★2、测综合应用★用简便方法计算。169+38+131                       62+359+138                      550-36-64                                 431-297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课题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课型新授课总5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P56-57例题和P58“想想做做”。

5、目标分析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学情分析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展过程,理解不同运算间的相等关系,发现规律,概括规律。难点:概括加法的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师活动流程学生活动流程教学再设计活动一:预习检测、引入新课1、复习并检查预习。2、揭示课题

6、3、仔细观察这几组算式.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活动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1、提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是相同的?又有什么是不同的?能用字母或其他的一种方式表示出这一发现吗?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并板书字母表达式活动目标:交流预习题,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一测:复习旧知★1、口算42+3875+613+212、、参加跳绳的男生有28人,女生有17人,踢毽子的有23人,跳绳的有多少人?★二测:学习新知★增添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活动过程:1、出示计算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结果,在圆圈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38+1212+38420+3030+420123+235235+1231、学生独立完

7、成。3、其他的数相加,也能写成这样的形式吗?共同检验是否正确活动目标:活动过程:1、列式计算跳绳的有多少人?独立列式解答:28+17=45(人)17+28=45(人)2、交流(都表示跳绳的人数)相加的数一样,位置不同,结果相同尝试用符号或字母表示互相交流:a+b=b+a△+○=○+△……说明这个规律叫“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就是a+b=b+a教师活动流程学生活动流程教学再设计活动三:自主学习,完善认知1、比较这两个算式,什么变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