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往事依依》教学设计

六《往事依依》教学设计

ID:42297300

大小:4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2

六《往事依依》教学设计_第1页
六《往事依依》教学设计_第2页
六《往事依依》教学设计_第3页
六《往事依依》教学设计_第4页
六《往事依依》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往事依依》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六往事依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对往事的回忆,感受她对学生时代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片深情。2、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自觉性。过程与方法:1、激励学生能主动积极地阅读文学作品,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当中进行品味和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朗读感受本文优美地语言,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

2、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时代,每个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同学们的童年有哪些乐趣,能与我们分享吗?(生发言)今天,我们将跟随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回忆她童年的“依依往事”,去一同感受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一切。(板书课题)同学们,谁知道“依依”是什么意思?二、走近作者关于于漪,你都了解些什么?(学生回答)下面这些内容有助于你全面的了解于漪,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课件展示:作者简介:于漪,江苏镇江人,1929年生,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

3、。主要著作:《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教学谈艺录》等。写作背景:本文是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的一再邀请而作,刊登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1999年第7期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三、设疑自探:(一)出示学习目标(目标是导航,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谁能起来把学习目标大声朗读一下)1、整体感知全文,了解于漪老师回忆的几件往事,体会本文精当的选材。2、了解这些往事给于漪老师的感受及对她的影响。3、品味语言:感受本文优美地语言,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请同

4、学们围绕学习目标快速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结合你的初步理解,思考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问题。(二)检查预习: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扫清了生字词的障碍,我首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谁来读?1、指名读。2、我会读。镌刻(juān)雕镂(diāolòu)徜徉(chángyáng)涟漪(liányī)狼狈(bèi)浩淼(miǎo)谆谆(zhūn)3、找生评价。4、生齐读。(三)根据课题提问题学贵有疑,有疑则进,请结合学习目标,看咱们本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四)教师出示自

5、探提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成为今天的自探提示。(出示自探提示)1、于漪老师回忆了哪几件往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这些往事给作者怎样的感受,又对作者产生了什么影响?3、品味赏析语言: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语句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能引起你的联想?请找出来,谈谈你的感受。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请同学们自主学习,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以上问题的答案。时间6分钟。四、解疑合探:(一)、将你的自学效果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也把你在自学过程中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6、一下;讨论要求:讨论时,组长要安排组员有序发言,针对问题难点进行整理,达成共识。为下面的展示做好准备。讨论完毕后注意了解大屏幕上的展示分工及要求。题号1(书面)2(书面)3(口头)展示分工第2组第1组第4组评评分工第5组第3组第6组展示要求:书写迅速,字迹工整,内容简练。非展示同学继续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点评要求:声音洪亮,仪态大方,点评得失。非点评同学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发表不同见解。(二)问题答案1、回忆的四件往事:往事一看图画往事二读《千家诗》往事三听国文课往事四聆听教诲2、给我的感受及影响:看图画——犹如身历其境,懂得了生动的

7、形象可形成深刻的记忆。读《千家诗》——编织了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给我带来生活的乐趣,给“我”广阔的天地,使我获得美的享受。听国文课——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聆听教诲——铭刻在心,一生受用,使我热爱文学,成为志趣高尚的人3、语言品味赏析“好马配好鞍”,好文章除了有好主题,还须有好的语言与之配合,才能珠联璧合。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语句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能引起你的联想?请找出来,谈谈你的感受。(学生先展示,找不出时教师可出示)(1)品味第二段回忆小时候观图如身历其境、乐在其中的情景。  作者先说观一幅山水

8、画,对这幅“极普通的画”“竟百看不厌”,表明“我”的入迷;“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表明“我”的入神;“甚得其乐”“乐在其中”表明观画能怡情。再说观看《评注图像水浒传》的情形,用“一……就……”的句式表明“一幅幅插图”富有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