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设计

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设计

ID:42308353

大小: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2

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设计_第1页
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设计_第2页
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设计_第3页
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设计_第4页
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京招字[2009]069号1.供货需求表板式换热器本体及其配套零部件的供应和设备的调试及维保。具体见附表12.环境条件:2.1工程位于北京市,气侯特征为:冬季干冷,夏季湿热。环境温度:极端最高40.6℃,极端最低-27.4℃。2.2介质温度≤100℃,介质重度≤1.2Kg/dm3,PH=5~9。3、整体技术要求3.1投标人提供的板式换热器技术参数应满足《供货需求表》要求。3.2板式换热器生产厂家须有生产及安装同类型设备的经验,且其所生产的设备须具有十年以上成功运行的经验。招标方在评标时有权考证。3.3有关设备须符合下列有关国际认可的机构/组

2、织和中国有关政府机关所制订的条例和规范。3.4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应遵守GB16409-1996《板式换热器》和GB151-89的规定,同时还须遵循GB150-89图集的要求。3.5板式换热器为水-水热交换器。3.6板式换热器要求板片、垫片进口,并需提供国外板片生产厂生产资质及有关认证文件,并要求提供板片、垫片进口报关文件。并由板片原生产厂,或由板片原生产厂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合资或独资企业装配及制造。3.7整个板式热交换器包括一个由低碳钢制成的框架,经由机械加工压铸成人字波纹形的AISIS304或AISIS316不锈钢传热板片,承托换热片的上下导杆

3、,固定压紧板和活动压紧板组成。3.8板片与板片之边缘和信道周围均用三元乙丙橡胶垫片(EPDM)或丁氰橡胶(NBR)作密封。3.9..一次及二次的出/入水管接驳口须设在板式热交换器的固定压紧板,且面对固定压紧板。3.10每台机组须附有详细标明厂家的名称、设备的型号和编号及有关的技术数据等资料的标志铭牌。3.11投标方需对照设备表详细列出各机组各项参数对比表,并提供各机组的外型尺寸。4.零部件技术要求4.1换热板片须为AISIS304或ANIS316不锈钢板。4.2密封胶垫采用三元乙丙(EPDM)或丁氰橡胶(NBR)制造,在板换预紧状态下,承压1.6MPa。4.3

4、在每块换热板片的旁通口周围须提供密封垫片,用以隔绝两种换热介质。同时在最外层密封垫片上设有泄水孔,当第一道密封垫片泄漏时将水排至换热器外,使维修人员及早察觉,以便进行维修检查。4.4导杆、夹紧螺栓采用45#优质碳素钢,符合ISO630标准;4.5接管采用10#优质碳素钢;4.6法兰采用16Mn合金钢;4.7压紧板采用Q235-B普通碳素钢制造;4.8支柱材料应符合GB700的规定;4.9焊接材料应符合GB/T983的规定;4.10板框应有防腐处理。5.板式换热器的组装5.1均按流程组合设计图进行组装;5.2板片在装配前进行清洗,垫片槽和波纹表面不应有污物;5.

5、3垫片固定在板片垫片槽内时,不应有扭曲和偏离板片垫片槽等情况;5.4组装时,宜均匀对称地拧紧夹紧螺柱,以保持板片的平行状态。组装后,当夹紧尺寸L小于1000mm时,两压紧板间的平行度偏差不应大于2mm;当夹紧尺寸L大于或等于1000mm时,两夹紧板间的平行度偏差不应大于夹紧尺寸L的3‰,且不大于4mm。..5.5夹紧尺寸L的偏差不大于±0.2Npmm。5.6板式换热器的碳素钢零部件外露表面采取防锈措施;5.7板式换热器需涂漆的金属表面,应清除油污和影响涂漆质量的杂物,漆膜均匀,无气泡、龟裂和剥落等缺陷;5.8组装后,板式换热器内腔清洁,无杂物。6.液压试验6.

6、1板式换热器制成后应逐台进行液压试验。进行液压实验时,应单侧试压,即当一侧充水实验时,板换另一侧应敞口,不充水,以利于检查是否泄漏。6.2试验时缓慢升压,达到规定的试验压力后,保持10~30min,然后降至设计压力下保压,对所有密封面和受压焊接部位进行检查,且保压时间不少于30min。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应采用连续加压或拧紧夹紧螺柱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的做法。试验合格后,排放流道内积水。7.检验与性能测定7.1板片微裂纹按JB4730进行渗透检测;7.2换热器需涂漆的金属表面,应清除油污和影响涂漆质量的杂物,漆膜应均匀,不应有汽泡、龟裂和剥落等缺陷;7.3

7、每种型式的产品均应进行热工性能和流体阻力特性的测试,测试方法按GB16409-1996的规定,测试的板片数宜不少于五片;7.4板式换热器制成后必须逐台进行液压试验和性能测试。8.设备监造:业主有权派3-4名监造人员到报价方所供应货物的制造厂或外协厂对货物的制造工艺和加工质量进行检验和监督,相关费用包含在报价中。报价方应在货物具备联检条件前15天通知业主,以便业主能够及时安排监造人员的行程。监造人员在生产现场参加的质量检验和试车不代替设备运抵工程现场后所进行的检验和试车,也不能免除报价方的质量保证责任。报价方应及时向现场监造人员提供为检验所需的图纸、技术文件、检

8、测记录、检测工具等条件。9.安装、调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