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金属晶体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1

《3-3 金属晶体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1

ID:42321886

大小:5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2

《3-3 金属晶体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1_第1页
《3-3 金属晶体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1_第2页
《3-3 金属晶体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1_第3页
《3-3 金属晶体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1_第4页
资源描述:

《《3-3 金属晶体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节金属晶体第1课时金属键、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练基础落实知识点1 金属键和金属晶体1.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  )A.脱落价电子后的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B.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C.脱落了价电子的金属离子与脱落的价电子间的相互作用D.金属原子与价电子间的相互作用2.下列有关化学键、氢键和范德华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键是金属离子与“电子气”之间的较强作用,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B.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C.范德华力是分子间存在的一种作用力,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D.氢键不是化学键,而是分子

2、间的一种作用力,所以氢键只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知识点2 金属晶体的物理特性3.金属晶体的特征是(  )A.熔点都很高B.熔点都很低C.都很硬D.都有导电、导热、延展性4.某物质熔融状态可导电,固态可导电,将其投入水中,水溶液也可导电,则可推测该物质可能是(  )A.金属B.非金属C.可溶性碱D.可溶性盐5.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A.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较弱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知识点3 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6.下列

3、有关金属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晶体是一种“巨分子”[B.“电子气”为所有原子所共有C.简单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低D.体心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高7.金属原子在二维空间里的放置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a为非密置层,配位数为6B.图b为密置层,配位数为4C.图a在三堆空间里堆积可得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D.图b在三维空间里堆积仅得简单立方堆积练方法技巧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方法8.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的金属键.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和硬度大小一般取决于金属键的强弱,而金属键与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及半径

4、大小有关.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镁的熔点大于金属铝B.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Li到Cs是逐渐增大的C.金属铝的硬度大于金属钠D.金属镁的硬度小于金属钙9.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O2、I2、Hg ②CO、KCl、SiO2 ③Na、K、Rb ④Na、Mg、Al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金属晶胞有关计算的技巧[10.晶胞即晶体的最小重复单元.已知铁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Ⅰ所示,面心立方的晶胞结构特征如图Ⅱ所示.若铁原子的半径为1.27×10-10m,试求铁的晶胞边长,即图Ⅲ中AB的长度为________

5、____m.11.(1)如图所示为二维平面晶体示意图,表示化学式为AX3的是________.(2)下图为一个金属铜的晶胞,请完成以下各题.①该晶胞“实际”拥有的铜原子数是________个.②该晶胞称为________(填序号).A.六方晶胞B.体心立方晶胞C.面心立方晶胞D.简单立方晶胞③此晶胞立方体的边长为acm,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g·mol-1,金属铜的密度为ρ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_______(用a、ρ表示).参考答案1.C2.D [氢键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比范德华力强,但是比化学键要弱.氢键既可以存在于分子间(如水、乙醇、甲醇、液氨等

6、),又可以存在于分子内(如),所以应选择D项.]3.D 4.A[5.B [根据电子气理论,电子是属于整个晶体的,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移动从而导电,故B项正确;有的金属中金属键较强,但依然导电,故A项错误;金属导电是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而不是金属阳离子发生定向移动,故C项错误;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失去电子的化学变化,故D项错误.]6.D [根据金属晶体的电子气理论,选项A、B都是正确的.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中空间利用率分别是:简单立方堆积52%,体心立方堆积68%,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和六方最密堆积均为74%.因此简单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低,六方最密堆积和

7、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高.][7.C [金属原子在二维空间里有两种排列方式,一种是密置层排列,一种是非密置层排列.密置层排列的空间利用率高,原子的配位数为6,非密置层的配位数较密置层小,为4.由此可知,上图中a为密置层,b为非密置层.密置层在三维空间堆积可得到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两种堆积模型,非密置层在三维空间堆积可得简单立方堆积和体心立方堆积两种堆积模型.所以,只有C选项正确.]8.C [镁离子比铝离子的半径大而所带的电荷少,所以金属镁比金属铝的金属键弱,熔、沸点和硬度都小;从Li到Cs,离子的半径是逐渐增大的,所带电荷相同,金属键逐渐减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