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设计与评价

高校教学设计与评价

ID:42330868

大小:823.5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9-12

高校教学设计与评价_第1页
高校教学设计与评价_第2页
高校教学设计与评价_第3页
高校教学设计与评价_第4页
高校教学设计与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教学设计与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讲高校教学设计与测评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二、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一)教学设计及其系统观(二)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设计(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设计(四)教学媒体的设计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一)教学设计及其系统观1、教学设计及其类型:(1)教学设计: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2)类型:宏观设计:a、制定教学计划;b、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c、编选教材;d、制

2、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微观设计:a、确定教学目标;b、了解学生原有水平;c、制定教学程序计划;d、进行教学活动;e、确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内容及方式;f、对教学成效作出确切的评价。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2、教学设计的系统观:(1)、教学设计系统的基本原则a、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学习者,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考虑教学过程的要求,又要考虑学习者已有的准备状态,办求所

3、设计的教学从最恰当、有利的位置起步。b、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的选择与设计,既要针对不同学习类型和教学目的,又要考虑学习者不同的性格特点,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媒体是教学成功的灵丹妙药。c、教学成效考评的设计,只能依据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而决不能靠“猜测”和“估计”。d、如果教学效果不理想或出了问题,不能只从教与学两方面去寻找原因,更不能一味责怪学习者,还应该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和组成成分去说穿细究。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

4、=====================================================(2)系统观教学设计的特点:a、以系统论观点作为制定和主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b、重视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努力为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决策和教学决策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c、努力使设计成为发现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工具、指南,力求让使用者一目了然便于核查。d、重视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e、强调教学的出发点既要考虑教学任务,也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并分析现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f、

5、把教学任务作为具体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由明确无误的、可操作的项目来表示。g、重视对教学效果作客观的科学测量,评定效果时不只看结果,更要参照教学过程的初始状况等等。(3)系统观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的比较返回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二)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设计:1、教学目标的分类:(1)教学目标指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或者说是预期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2)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具体的知识

6、知识处理事物方式方法的知识抽象的知识领会:转化、解释、推断。认知领域目标分类运用:分析:要素分析、关系分析、组织原理分析。综合:评价: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接受(注意):觉察、愿意接受、有控制注意。反应:默认的反应、愿意的反应、满意的反应。情感领域目标分类价值评价:价值的接受、对某一价值的偏好、信奉。组织:价值的概念化、价值体系的组织。性格化:泛化心向、性格化反射动作:分节发射、节间

7、反射、节上反射。基本(基础动作):位移动作、非位移动作、操作动作知觉能力:动觉辨别、视觉辨别、听觉辨别、触觉辨别动作技能领域协调能力。目标分类体能:耐力、力量、韧性、敏捷性。技巧动作:简单适应技能、复合适应技能、复杂适应技能有意沟通:表情动作、解释动作。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3)本书的教学目标分类:陈述性知识:符号、概念和命题智育目标认知策略:心智技能:自我意识的培养德育目标态度与

8、品德的培养人际关系的调适一、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2、教学目标的陈述:(1)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也就是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的目标。(2)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3)表现性目标:3、教学任务的分析: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分析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