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引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引

ID:42332533

大小:4.31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9-12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引_第1页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引_第2页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引_第3页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引_第4页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引_第5页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引主要内容手足口病背景知识。宝安区手足口病2006-2009年流行病学分析。宝安区手足口病2006-2009年聚集性病例流行病学分析。宝安区2006-2009年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宝安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指引。背景知识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发病为主。对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对乙醚、去氯胆酸盐、75%酒精和5%来苏不敏感。一般症状较轻,<39℃,手、脚、口斑丘疹、疱疹/溃疡(四不象、四不特征)。绝大多数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可自愈。少数重症(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手部皮疹足部皮疹口腔上腭疱疹

2、传染源:人是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亦可感染。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流行特征:无明显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背景知识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疫苗。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3、背景知识宝安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图1、2006-2009年手足口病病例的时间分布注:2009年统计到8月10日时间分布性别分布图2、2006-2009年手足口病病例的性别分布注:2009年统计到8月10日注:2009年统计到8月10日图3、2006-2009年手足口病病例的年龄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注:2009年统计到8月10日图4、2006-2009年手足口病病例的职业分布地区分布注:2009年统计到8月10日图4、2006-2009年手足口病病例的地区分布宝安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 流行病学分析注:2009年统计到8月10日时间分布图5、2006-2009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的地区

4、分布性别分布注:2009年统计到8月10日图6、2006-2009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注:2009年统计到8月10日图7、2006-2009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的年龄分布地区分布注:2009年统计到8月10日图6、2006-2009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的地区分布规模分布注:2009年统计到8月10日图6、2006-2009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的规模分布病原分布注:2009年统计到8月10日图6、2006-2009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的病原分布时间分布注:2009年统计到8月10日图6、2006-2009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时间分布宝安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 流行病学分析

5、性别分布注:2009年统计到8月10日图6、2006-2009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注:2009年统计到8月10日图6、2006-2009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年龄分布职业分布注:2009年统计到8月10日图6、2006-2009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职业分布地区分布注:2009年统计到8月10日图6、2006-2009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的性别分布宝安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引【2008】41号文《关于规范我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临床诊断和病例报告的通知》—*收治手足口病的指定医院名单;*临床诊断病例:区或市专家组2名会诊确认,非收治医院不再上报手足口病信息;*重症:市级

6、专家组3名同时现场会诊方可确认,市人民医院和市儿童医院负责上报,其它医院不负责上报重症;*死亡病例:省级专家组3名会诊并经EV71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测,阳性后确认。医疗机构诊断报告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的关键—*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制定的病例报告程序和原则;*主动做好病例搜索和聚集性病例的发现工作,迅速对可疑暴发进行调查、控制;*与教育部门适时沟通与合作;*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测及监督。疾控部门预防控制原则监测内容—*手足口病个案网络报告;*高度关注幼托机构、学校

7、等集体单位疫情;*疑似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监测方式—*被动监测;*主动监测(到医疗机构/学校/幼儿园搜索)疫情监测疫情分析—*病例是否异常升高;*病例是否呈聚集性分布;*是否出现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信息反馈—*对象: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下级疾控机构及医疗机构;*及时、快速。疫情监测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同一宿舍/班级,1周内,○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聚集性病例)○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暴发)*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