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汉语的世界(2)

走进汉语的世界(2)

ID:42339435

大小:927.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13

走进汉语的世界(2)_第1页
走进汉语的世界(2)_第2页
走进汉语的世界(2)_第3页
走进汉语的世界(2)_第4页
走进汉语的世界(2)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进汉语的世界(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走进汉语的世界古今汉语2011-1-20荷薪者,弗市吾柴,何也?古今词义的演变1、词义的扩大——今义大于古义A原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例:雏:古义——小鸡今义——幼小的动物或幼儿,以及未定型的最初形式、形状。如,“雏鸟”“雏形”皮:古义——兽皮今义——指植物表面一层组织,以及包在外面的东西。如,“树皮”“封皮”B由感觉性质相通,从原意扩大到其他感情相似的意义。例:甘:古义——美,甜。今义——除了味美、味道甜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C由专名扩大为通名。例:江,河:古义——长江、黄河今义——河流的通名好:古义——女子美貌今义

2、——一切美好的事物、善良的品质等。中国:古义——中原地区今义——全中国D由原来表示某事物一部分的词,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的整体。例:秋:古义——一年四季中的“秋季”。今义——由一个季节扩大为一年的意思。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2、词义的缩小——今义小于古义A词义程度减弱例:饿:古义——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如,“饿其体肤”。今义——指一般的肚子饿,程度减弱了。怨:古义——恨。如,“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今义——不满意,责备。如,“从无怨言、任劳任怨”。B词义范围缩小。例:禽:古义——飞禽走兽的通称。如,华佗创“五禽戏”。今义——专指鸟类。如,“家禽”、

3、“飞禽”。丈夫:古义——男子的通称。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中“丈夫”指成年的男子;“生丈夫,二壶酒,一犬”中的“丈夫”指小男孩。今义——专指“妻”的配偶。子:古义——孩子的总称,不分男女。今义——只指“儿子”。C词义义项减少。例:劝:古义——鼓励、劝说、规劝。如,“劝学”里是“鼓励”的意思;“肃劝权召瑜还”里是“劝说”的意思。今义——仅有“劝说”“规劝”的意思。如,“劝人改过”。迁:古义——迁移、变换、调任、升职、贬谪、流放。如,“顷襄王怒而迁之”中为“流放”的意思,“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太史令”中是“调任、升职”的意思。今义——只剩下“迁移、变换”的意思。如,“迁居

4、”。3、词义转移。A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表示乙事物。例:币:古义——礼物。如,“置币遗单于”。今义——钱。涕:古义——眼泪。如,“凭轩涕泗流”。今义——鼻涕。B由表示甲动作转移为表示乙动作。例:走:古义——跑,逃跑。如,“窃计欲亡走燕”。今义——步行。去:古义——离开某地。今义——到某地去。勤:古义——辛苦。如,“勤而无所,必生悖心”。今义——做事尽力,不偷懒。C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例:慢:古义——怠慢今义——速度缓慢。由心理活动转移到动作方面。D由甲义转为乙义时,词性也产生转移。例:牺牲:古义——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羊、猪等牲畜,属于名词。今义——为了某

5、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属于动词。假:古义——“借”的意思,属于动词。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今义——“假期”、“真假”,古义消失了,词性转为名词或形容词。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A褒义变为贬义。明哲保身:原出《诗经》,赞扬一个人聪明智慧,善于适应环境;现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爪牙:原指勇士、武将;现指“帮凶”、“狗腿子”一类的坏人。衣冠禽兽:原指官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现指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生,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像畜生一样的人。B贬义变为褒义。乖:古义——偏执、不驯顺。如,“行为偏僻性乖张”。今义——听话、安顺。如,“这孩子真乖”。锻炼:古义——玩弄

6、法律、陷人入罪,贬义词。今义——“磨练、考验”,“通过活动使身体健康”等。C中性变褒义或贬义。谤:古义——议论、批评他人过失。如,“能谤讥于市朝”。今义——恶意中伤。如,“诽谤”。祥:古义——预兆,有吉有凶。今义——多指吉兆。5、名称说法改变。例:目——眼睛足——脚日——太阳6、单音词变为复音词。师——教师、师长语法演变语序变化句式变化词类变化完成P10练习二你能说出下面句子里数词表达的具体意思吗?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3、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

7、5、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治平篇》)古汉语的数字表达有如下几种:A表示基数。“十有五”指“十五”,一般整数和零数之间加“有”“又”“单”等字,相当于现代汉语说的“零”。如,“一百单八将”,“一百八将”。B表示序数。古汉语序数词形式上与基数词无甚差别,但充当序数的一般是序列性列举的一组基数,而且数词后往往有相同的词语。C表示分数。形式灵活多样。分母+“分”+名词+“之”+分子(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在此基础上逐渐减字,甚至用基数词表达分数。D表示约数。一般在名词后用“所”“许”“余”等字。“丈许”“里所”。E表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