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教案33课时

重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教案33课时

ID:42358809

大小:898.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9-13

重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教案33课时_第1页
重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教案33课时_第2页
重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教案33课时_第3页
重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教案33课时_第4页
重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教案33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教案33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二单元(章)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章所讲的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全章分为五节,教材首先安排的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得出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这是本章重点所在。通过探究活动也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学习方法,并且掌握这种通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的物理研究方法,这对将来进一步学习物理奠定了基础。本章的探究活动难度不高,因此只要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中最好是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总结出实验结论。本章中还要通过这样的

2、探究活动让学生继续探究乐音的特性,在第一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乐音的特性的探究就更加容易。   二、单元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2、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乐音的特性、噪声危害及防控以及超声的利用次声危害等3、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4、初步了解弦乐管乐器的发声原理(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总结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2、通过实验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转换法·推理法的方法。

3、3、通过实验根据我本人的特长演奏一些乐器·马头琴·电子琴·军鼓·学习乐音3个特4、播放多媒体材料了解声的利用5、能利用声学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4、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三、重点、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乐音的特征,防控噪声的途径。难点

4、: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特点利用、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课时:28本章共分五节,建议6课时。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课时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课时第三节声音的特性1课时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课时第五节声的利用1课时复习和总结1课时28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第一册第二单元(章)课题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过程与方法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教学重、难点:

5、教学重点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教学难点1设计探究的实验。2声现象的分析、解释。教学过程教学札记教学过程:一、导学达标: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1、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28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4)、扩展:录制声音2、声音的传播:(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2)、实验14页图1-4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指导学生分

6、析归纳,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学生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学生活动:(1)、看15页的表格内容(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学生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听不回声?4、回声:声音的反射。 <0.1秒<17米二、小结: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课后反思:282014-

7、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第一册第二单元(章)课题二、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过程与方法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难点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教学过程教学札记教学过程:前提测评: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3、声音在、体中比体中传播的快。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导学达标:引入课题:为什么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1、音调:声音的高低试验:研究音

8、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声音的课本如图示28结果: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结论:(1)、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人的听觉范围: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