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播学考试大纲(教育技术学专业)

教育传播学考试大纲(教育技术学专业)

ID:42381675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4

教育传播学考试大纲(教育技术学专业)_第1页
教育传播学考试大纲(教育技术学专业)_第2页
教育传播学考试大纲(教育技术学专业)_第3页
教育传播学考试大纲(教育技术学专业)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传播学考试大纲(教育技术学专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传播学》考试大纲(教育技术学专业)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教育传播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目的: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掌握教育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教育技术学、教育传播学的相关工作及科研打下坚实基础.二、考试方式考试形式上,采取主卷和平时成绩相结合。主卷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平时成绩主要有课堂提问、课外作业、点名等的综合成绩。(一)平时成绩30分(二)1.考试方法:笔试  闭卷  满分100分2.考试时间:120分钟三、试卷结构(一)题型及分数比例填空题20%选择题10%名词解释20%简答题20%论述

2、题30%(二)试题难易及分数比例较易40%中等难度40%较难20%四、课程考试内容的基本要求和重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教育传播学的历史与发展、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教育传播中的教师和学生,教育传播环境,教育传播效果,教育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一章绪论基本要求:传播的含义,传播的类型,传播的功能,教育传播的概念,教育传播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教育传播学的概念,教育传播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互连网引发的教育传播变革,学习教育传播学的意义。考核重点:传播的含义,教育传播的概念,教育传播学的概念,教育传播的演进,教育传播学

3、的性质和研究对象,互连网引发的教育传播变革。第二章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基本要求:教育传播过程的概念,教育传播模式的概念,教育传播过程的阶段和构成要素,教育传播过程的几种主要模式,几种网络教育传播模式。考核重点:教育传播过程的概念,教育传播模式的概念,教育传播过程的阶段和构成要素,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几种网络教育传播模式。第三章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基本要求:信息的含义、特征和形态,狭义信息与广义信息,教育信息的含义、来源与特征,教育信息的开发与利用的现状,符号的定义、类型与本质,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专业符号语言与计算机语言,各种多符号教育传播系统。考核重点

4、:信息的含义,狭义信息的度量,广义信息的研究前景,教育信息的来源,教育信息的分类,教育信息的特性,机器信息的利用,教育信息的量化,教育信息的科学化研究。符号的类型,符号的本质意义,专业符号语言与计算机语言,非语言符号的类型,非语言符号的特性,非语言符号的功能,教育活动中的语言传播,教育活动中的非语言传播,教育活动中的多种符号传播系统。第四章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基本要求:传播通道的含义与构成要素,教育传播通道的含义和构成,教育传播通道的干扰因素,保持教育传播通道畅通的关键在哪些方面,教育传播媒体概述,教育传播媒体的分类和特点,教育传播媒体的功能,教育传播媒体利

5、用的选择模型和教学策略。考核重点:教育传播通道的概念,教育传播通道中的干扰,如何保持教育传播通道的畅通,教育传播媒体的概念,教育传播媒体的分类,教育传播媒体的特点,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教育传播的一般功能。第五章教育传播中的教师和学生基本要求:教育传播中教师的角色,教育传播中教师的行为,教育传播中教师的素质要求,教育传播中学生的角色,学生的传播行为,学生的素质要求,教师和学生的传播心理,师生互动传播机制。考核重点:教育传播中教师的角色,教育传播中教师的传播行为,教育传播中教师的素质要求。教育传播中学生的角色,信息加工系统,学习信息的流程,教师的传播心理,学生

6、的传播心理,师生互动机制的类型和特点。第六章教育传播环境基本要求:环境的含义,教育传播环境的含义,网络传播环境,教育传播环境的功能与作用,教育传播环境的优化,教育传播环境的评价。考核重点:教育传播环境的含义,地球村和全球化的概念,教育传播环境的基本功能,教育传播环境对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教育传播环境的优化,教育传播环境的评价内容。第七章教育传播效果基本要求:传播效果理论,教育传播效果的概念,教育传播效果的特点与表征,教育传播效果的测量和评价,教育传播效果的优化。考核重点:子弹论,有限效果论,使用与满足论,采用—扩散论,文化规范论,强效果论,教育传播效果的特点

7、,教育传播效果的表征,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原理,重复作用原理,信息来源原理,最小代价率与媒体选择原理,教育传播效果的优化途径。第八章教学传播学研究方法基本要求:教育传播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研究法,系统科学研究法。考核重点: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构建类型和方法,教育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调查研究法的含义和步骤,内容分析法的含义和程序,实验研究法的含义和程序,系统科学研究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