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走向分析与备考建议

年高考走向分析与备考建议

ID:42382614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4

年高考走向分析与备考建议_第1页
年高考走向分析与备考建议_第2页
年高考走向分析与备考建议_第3页
年高考走向分析与备考建议_第4页
年高考走向分析与备考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年高考走向分析与备考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高考走向分析与备考建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作为“指挥棒”,在推动课程改革方面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因此,各位教师应了解高考的特点与变化,并依据高考的变化,调整复习思路。一、新课标统领下高考的走向与特点从2009年高考大纲来看,相对于2008年并没有大的变化,特别是在题型示例方面仍吸收了大量的大纲版高考的典型题例,例如1995年的“三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不同命运”题、2003年的“哥伦布和全球化”题,2005年的“济南针铺”题等。这一信息提示我们,新课标的高考命题与大纲版的高考命题有着极强的传承性,新高考并不排斥历年高考成果的继承

2、,我们绝不能割裂新高考与大纲版高考的关系,不能忽视历年经典高考试题的研究。纵观从2007年第一轮试点省份的高考试题,新课程下的高考与传统的大纲版高考逐渐“合流”,在稳定性的基础上,也有发生一些持续性的变化,这就是历史高考的走向。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1、试题设计结构平稳,仍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但各题型的界线在淡化,功能趋向于多样化。具体表现在问答题与材料题的界限消失,选择题则以材料选择题为主。这一变化符合历史学科特点,史料成为历史学习、历史命题的载体,为新课程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考查拓展了舞台。2、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主导,贴近教学实际

3、,如“分封制”这一考点就分别在2009年全国文综卷一、二、北京文综卷、广东单科卷、江苏单科卷中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考查;“唐朝经济”在2009年、2010年全国卷2均以选择题的形式持续考查;而“工业革命”则在2010年全国卷1(选择题)、全国卷2(问答)、北京卷(问答)均有涉及;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历史主干知识更突出了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注意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坚持能力立意的主导方向,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体现新课程的理念。(1)强调对历史课程的考查而不是对教材的考查新

4、课程倡导的课程观认为,在我们的信息社会里,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历史教材是学生最重要知识来源,但绝不是唯一来源,不应该局限于教材;此外,与教材知识的学习相比,学生更重要的任务是掌握自主发现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同时,现在课程改革试验区存在“一标多本”的现象,各版本教材虽然都依据课程标准,但在具体内容的选择和表述上有很大差异。这种课程观和“一标多本”现象反应到高考命题上,就会出现两个现象,一是考核的内容与教材的内容不一定有直接的联系,二是考核的目标更侧重于思维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历史知识的识记。例如2010年全国卷2第16题:11

5、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谓《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后山把菊花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逼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这个题目中所有的表述都没有在教材中直接出现,实际考的是学生理解信息的能力。(2)主题研究入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对课程理念的落实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新课程以专题模块的形式组织教学,这反映在命题方式上做出的重要探索就是主题研究入题,即围绕研究主题组织材料,多角度考查学生的知

6、识和能力。如2010年全国卷2第37题,以城市化为主题,分别选取了中国古代、世界近代、中国近代等关于城市的新材料,通过创设新的历史情景,考查了城市在人类发展的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影响,该题从学生熟悉的热点问题切入,题目设计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及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理解问题能力的考查。(3)突出时代气息高考命题从来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具有长久价值的热点问题,通过试题内涵领悟来反映社会热点问题,体现了时代性原则,试卷充满时代气息。但是历史的热点并不是低层次的回应,而是把热点反映出来的思想融入到试题中去,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

7、察,发挥历史试题的再教育功能。例如2009北京文综高考(36分)研究历史上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6分)简述简述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中对使用白银

8、的规定。(4分)历史现象之二:鸦片走私,白银外流“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价。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均未必不由于此。要皆偷漏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