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程大纲

《教育学》课程大纲

ID:42382783

大小:154.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9-14

《教育学》课程大纲_第1页
《教育学》课程大纲_第2页
《教育学》课程大纲_第3页
《教育学》课程大纲_第4页
《教育学》课程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课程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学》课程大纲(2005年5月修订)课程名称:《教育学》课程代码:1000410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开课单位:教育信息技术系教育心理教研室开课对象:全校师范专业学分:   2学分学时:   36学时,其中讲授26学时、讨论8学时、习题2学时选定教材:《教育学》,潘友刚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1、《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教育学》,睢文龙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3、《新编教育学》,董操等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4、《教育学――情景与原理》,傅道春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5、《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等主编,高等教

2、育出版社课程概述:该课程是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教育科学的一门总论性质的课程。这门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目的,教育的制度,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教育的测量与评价等类容。教学目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教育事实,掌握并发现教育规律,形成按教育规律办事的意识。形成强烈的教育问题意识,能够从看似普通的教育现象发现深层的问题,积极的探讨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备注 讲授实验讨论习题课外其它小计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     2 第二章教育与人

3、的的发展2     2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2     2 第四章教育目的2 1   3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3 1   4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2 1   3 第七章课程3 1   4 第八章教学(上)2 1   3 第九章教学(下)2 1   3 第十章德育2     2 第十一章班级管理2 1   3 第十二章中小学课外教育2 1   3 合计26 82  36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学要求:1、掌握教育、教育科学和教育学的概念;2、明确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掌握教育学的学习方法3、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及教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把握教育发

4、展脉络。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本质(一)东方的理解(二)西方的理解(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二、教育的属性(一)教育的永恒性(二)教育的生产性(三)教育的历史性(四)教育的继承性(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六)教育的长期性(七)教育的民族性(八)教育的阶级性三、教育的基本要素(一)各种教育要素的论述1、三要素说2、四要素说3、五要素说(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资料、受教育者三个部分。(三)对教育要素的分析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一、教育的起源(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五

5、)双重需要说二、教育的历史发展特点(一)原始社会的教育1、教育的无阶级性2、教育的非独立性3、教育的原始性(二)古代社会的教育1、教育目标的狭窄性2、阶级性与等级性3、强制性与专制性4、机械性与刻板性(三)近代社会的教育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与控制,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教育立法的实施(四)现当代社会的教育1、教育的目标特征——强调素质、造就通才、弘扬个性、尊重创造2、教育的时空特征——强调教育的终身化、国际化、信息化3、教育的地位特征——强调教育民主化,教育全民化、教育大众化以及教育先行 第三节  教育学一、教育学(一

6、)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学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教育观念培育的科学2、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和事实3、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 二、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古代中国的教育思想;古代西方的教育思想(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标志,以《教育漫话》、《爱弥尔》、《教育论》为代表(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9世纪到20世纪初)以《普通教育学》为标志,以《民主主义与教育》为代表(四)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建立阶段:(20世纪5

7、0年代至今) 三、教育学的体系与分支学科(一)由几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教育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收教育基本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德育理论、管理与评价理论等构成。(二)由特定学科的教学以及活动形式的不同所构成的教育学理论分支体系。主要指单科教学法方面的研究体系。如语文教育学、数学教育学等。(三)由不同的教育层次与类别构成的教育学理论的分支体系。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等。(四)由多学科理论的结合而形成的教育学理论的分支体系。如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等。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学要求:1、掌握人的身心发

8、展的涵义。2、理解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