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名师常红利深度解读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

考研名师常红利深度解读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

ID:42386293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4

考研名师常红利深度解读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_第1页
考研名师常红利深度解读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_第2页
考研名师常红利深度解读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_第3页
考研名师常红利深度解读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_第4页
考研名师常红利深度解读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研名师常红利深度解读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研名师常红利深度解读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今2012年新考研大纲已公布,海天考研政治名师常红利老师第一时间为广大考生解读新大纲,海天考研政治名师常红利老师经过与2011大纲对比,发现2012大纲的特点: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总量减少、局部调整、要求提高。一、知识点数量变化及分布状况相对于2011年考研政治大纲来说,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规定的五门课程的考点总量由2011年的570个左右减少合并为543个左右。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由207个减少合并为192个。《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由142个减少合并为由140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由122个减少合并为114个;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85个减少合并为80个。《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政治》保持不变仍然为14个。二、具体知识点的变化(一)四门学科共删除22个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联系与发展。(2)否定之否定。(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4)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5)资本积累的含义。(6)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2)中国特色军事变革。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2)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3)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4)马克

3、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5)《论十大关系》的发表。(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7)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8)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9)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大意义。(4)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二)增加8个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主体、客体与中介。(2)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3)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4)社会

4、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无增加内容。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3)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4)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无增加内容。(三)内容修订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修改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2)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修改为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3)社会存

5、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修改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修改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5)经济基础的内涵。上层建筑的含义。合并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6)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修改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7)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修改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8)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修改为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合并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其特点;(1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

6、价值生产。合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1)产业资本实现循环运动的基本条件。修改为资本循环;(12)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修改为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13)社会再生的核心问题。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合并社会再生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14)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实质。合并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15)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修改为垄断与竞争;(16)生产资料所有质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修改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17)

7、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修改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无变化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修改为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2)辛亥革命的成功、失败与建立民国。修改为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3)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修改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4)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