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读书笔记

群书治要读书笔记

ID:42389076

大小:2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4

群书治要读书笔记_第1页
群书治要读书笔记_第2页
群书治要读书笔记_第3页
群书治要读书笔记_第4页
群书治要读书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群书治要读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群書治要》讀書筆記1從今天起末學開始讀《群書治要》,由於末學才疏學淺,希望能通過書寫讀書筆記有所收穫。也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幫助末學長進。感恩大家。今日閱讀了淨空法師為《群書治要》所做的序言,介紹了本書的成書淵源、價值、以及讀此書的態度和凈空法師重印本書的初衷。本書是唐太宗李世民與貞觀初年下令編輯的,由于他早年隨父從軍,讀書不多又鑒于隋朝破滅深知創業不易,守成維艱。在位期間他廣開言路,鼓勵群臣諫言,他與魏征之間的故事世世代代傳為佳話。為了能夠治世養民唐太宗任用魏征、虞世南等人編定了《群書治要》一書。這本書的價值用魏征的話來概括為“用之當今,足

2、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此句前半句我可以理解,即為讀此書,運用此書的智慧治理國家可以以古為鑒,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成為治國者施政的重要依據。但后半句我不太理解,傳給后代可以做什么用呢?我猜測是為子孫后代出謀劃策吧。懇請各位老師能指導末學,感恩大家。通過魏征的這句話可以感受到古人做書的目的不是為了一己之私而是為了利益當世萬民利益子孫后代這種人生的心量和格局是我太過缺乏的,每每看到古人的存心總感覺自己卑微的不如螻蟻心胸太狹小,境界太狹隘了。還記得有一公益廣告詞“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在我們抱怨自己的地位卑微的時候又何曾想過自己的心中何時容過更

3、大的世界呢?8讀書的態度“誠敬”《曲禮》曰:「毋不敬。」前清康熙曰「臨民以主敬為本」。「誠與敬,千古相傳之學,不越乎此。」程子曰:「敬勝百邪。」說明修身進德、冺世濟民、唯「誠敬」二字,方能圓成。“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確實如此,萬事萬物只有升起恭敬心時才能發現其中真妙收獲智慧。想起古時拜師禮如此之隆重蓋出于其種緣由吧,可惜現在之人太過缺失這份誠敬自然麻木無知可悲可憐啊!今日先讀到此,希望自己能克服困難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好啦!我要去哄寶寶睡覺啦!《群書治要》讀書筆記2今天我學習的是《群書治要》的目錄。本書分為六個部分,分別為:君道、臣術、貴德、為政、敬

4、慎、明辨。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看作是君。我們自己是自己人生的君,我們的下屬或被管理者是臣。而為君者在解決一切大小問題的時候都應該先從自己的行為來反省。正所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只有君仁才能臣忠。當我們發現我們的學生做錯事的時候,要首先反觀自己的工作是否做到位了,當我們發現與家人之間出現不和諧的因素的時候也要首先反省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當我們抱怨社會存在種種弊端的時候更要反省自己為社會風氣的改善有做過哪些努力呢?8就拿近幾日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來說吧。這幾天我參加一個培訓,課間廁所里人滿為患,一排便池的門前擠滿了人。起初我和大家一樣見縫插針找位置,對偶發的

5、插隊現象無動于衷。大家都知道在一排便池門前所謂的排隊有很大的隨機性,有的人等了半天也排不到,也可能有的人眼疾手快能趁人不注意搶到位置。這就違反了排隊先來后到的原則,看似是去排隊,其實和搶坑差不多。事后我反思連這樣高素質的人群都存在插隊現象是很不正常的,我應該從自己做起,為中國人素質的提高做一點點的努力。于是從我第二次去廁所起我便站在門口排隊,起初比我后來的人看見門內已經有人等在每個便池的面前就從我身邊走過,守在便池跟前了。一開始我有些由于自己的行為是否過于較真,但我想起蔡老師的話要堅持,于是我堅持每一天每一次都這樣做,今天是我參加培訓的第四天,雖然還

6、是有人插隊,但大部分人看見我在門口等的時候還是會自覺的排在我的后面。其實這樣做最大的受益人是我自己,我以前是個小心眼。當我第一次看到有人插隊的時候會在心中默念“這人真沒素質,沒看見我在排隊嗎?”不僅小心眼還很傲慢,后來我就安慰自己道“她插隊一定是因為她很急,誰沒有著急的時候就讓她先吧”自己依然站在門口等那些站在便池前的人都上到廁所才進去。后來再看見插到我前面的人我的心情已經沒有什么波動了,只是在老老實實的等,老老實實的力行。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社會會越來越美好的!《群書治要》讀書筆記3今天我学习的是《群书治要》君道一修身甲、戒贪中的第一则1.自

7、成康以來,幾且千歲,欲為治者甚眾,然而太平不復興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義廢也。(卷十九8漢書七)【白話】自成康盛世以來,將近千年,想使天下大治的人很多,然而太平盛世再也不復出現,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領導者捨棄法令制度,放縱自己的私欲,奢侈風行而荒廢了仁義。當太平盛世不再出現的時候,古人追尋他的原因是領導者的失誤。而我們出現問題的時候是否能真正找出真因呢?當班級出現問題我們歸咎為學生一代不如一代了,當學校出現問題我們歸因為老師不敬業了,然而事情的真因是什么呢?如果一個領導人物不能從自身尋找原因,問題永遠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之前我聽說一

8、件小事。一個學校的校長在大會上想出一個幫助困難教職工解決問題的好主意,于是他要求每位老師捐錢建立一個基金,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