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押真题】2017中考真题:语文(第一篇)

【真题押真题】2017中考真题:语文(第一篇)

ID:42406466

大小:269.6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14

【真题押真题】2017中考真题:语文(第一篇)_第1页
【真题押真题】2017中考真题:语文(第一篇)_第2页
【真题押真题】2017中考真题:语文(第一篇)_第3页
【真题押真题】2017中考真题:语文(第一篇)_第4页
【真题押真题】2017中考真题:语文(第一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真题押真题】2017中考真题:语文(第一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真题!作文——半壁江山安徽推荐一、(2017凉山州18题60分):青春需要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立意自走,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及本人的真实姓名。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写作吋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题目已知的关键词是“青春J符合考生的年龄段,因此选材范围很广。此外,横线上所补写的词语也是写作的关键,决定了文章的选材和立意,因此考生选词耍慎重,耍与文章内容贴合。可写青春需要珍惜,选取友情、师

2、生情的相关选材;可写青春需要奋斗,选取学习中或成长中与自身相关的事迹,等等。二.(2017重庆B卷23(1)题55分):我,不只属于我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的地盘我作主〃;但每个人又不是孤立的存在”我们还扮演着很多角色:子女、同学、朋友……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带导语的命题作文,审题时需将题目和导语相结合。题目中“我"对应导语分号以前的句子,强调独立的个体;“

3、不只属于我”对应导语分号以后的句子,强调“我"的多种角色,需注意后者是写作重点。写作时可抓住导语中给出的角色来选材立意,角色为“子女"可写亲情,角色为“同学、朋友”可写友情。省略号则表示还可有其他多种角色,如学生、公民等,考生可根据生活体验进行补充。写作时可选取一种角色来写,也可选取多种角色,但建议最多不超过三个。三.(2017济宁21题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自然。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

4、在,但它影响巨大。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求:(2)文体特征鲜明;要求:(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要求:(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审题指导:这道题目的材料围绕“习惯"展开,从对习惯的定义、认识以及影响三方面进行了解说。其屮“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是理解材料的重点,“行为”“心理”“风气从传统”是从浅层次到深层次的认

5、识,考生可从中选取角度进行写作,也可写对“习惯”的其他感悟与认识。“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提示考生要在文中写出习惯所产生的影响。写作吋,既要写“经历与体验",也要写“认识与思考",这样才能使文章有血有肉,立意深刻。审题时,需要注意习惯有好有坏,文章不止可写好习惯,也可写坏习惯,从反面立意,写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文言文——突破瓶颈安徽、衡阳推荐一、(2017重庆B卷9〜12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而的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

6、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報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

7、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悴然若神人;余则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4分)(1)俟其欣悦()(4)腰白玉之环()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1.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作者现身说法,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2.作者意在告诉马生,学习条件越艰苦,成就便会越大。3.本

8、文从得书之艰、叩问之难、奔走之劳、生活之苦四个方面讲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4.本文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节选部分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3.宋濂求学经历中体现出的D那种品质对你触动最大?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4分)【答案】1.(1)等待(2)浇洗(3)同“披=这里是“穿”的意思(4)腰佩2.(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