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有机栽培技术

杨梅有机栽培技术

ID:42439096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5

杨梅有机栽培技术_第1页
杨梅有机栽培技术_第2页
杨梅有机栽培技术_第3页
杨梅有机栽培技术_第4页
杨梅有机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梅有机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杨梅有机栽培技术杨梅是原产我国的亚热带果树,栽培面积占全世界99%,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个地区。其中浙江省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是仅次于柑桔的第二大栽培果树。杨梅果实营养丰富,富含钙、钾、镁、锌、硼、铁等矿质元素,由于主栽品种成熟期多在6月,吴耕民先生称其为“中国特产的初夏江南珍果”。目前,杨梅栽培管理存在非安全健康环保模式作业问题。生产上营养以农化品,农药以有机,果实生长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品着色、丰果为首选目标。这种栽培方式不仅违反了植物生长规律,增加了果实农药残留,降低了果实品质,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另外,化肥、农药大量施

2、用还使树体免疫力下降,病虫抗药性和耐药性增加,对植物为害加剧。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及人们对果品质量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生产高产优质的果品。探寻环境友好型的栽培方式已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有机栽培也叫有机农法,是在不破坏土壤结构的前提下,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结合其他系列技术对树体进行改造,增强树体吸收能力和抵抗能力,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栽培模式。XX—2016年连续3年在对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临海市河头镇岭西村和仙居县谷坦山等地对主栽杨梅品种东魁、蒙弄种采用有机栽培的管理模式进行研究示范,在平衡杨梅树势、提高果实品质

3、和防裂果腐烂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主要技术方法总结如下。1、合理施肥,改变肥料配比现状目前,在杨梅产地施肥一直存在着误区,大多数农民以施用三元复合肥为主,其氮磷钾的比例为15:15:15,这与杨梅的需肥特性严重不符。杨梅与菌根共生,生物固氮功能较强,在实际施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氮肥的补给,否则不仅易使枝梢徒长,影响结果,而且过量的氮元素在土攘中还会转化为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从而污染土壤,影响树体。东魁杨梅需磷量较少,一般6—10毫克/公斤。磷素过多,会影响树体对锌、铁元素的吸收。钾是杨梅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矿质元素,生产上为提高果实抗性,

4、要求土壤中的氧化钾120—250毫克/公斤为宜。根据这个特性,在施肥过程中应遵循少氮、控磷、增钾的原则。现代农业提倡施用有机肥来代替化肥,尤其是发酵肥料和腐熟农家肥。对于杨梅来说,建议多用焦泥灰、猪栏肥,慎用鸡鸭肥。农家肥是钾肥的重要来源,化学钾肥是钾用量的一个补充。使用农家有机肥的果园,一般隔年使用一次化学钾肥。以试验为例,其种植杨梅60多株,自xx年起一直施用有机肥,于每年12月每株施用焦泥灰50—75公斤,一年施用一次,连续施用3年后,杨梅长势良好,产量多,品质优,果实腐烂率与相邻果园相比降低了47%o2、调整土壤pH值适宜杨梅生长的

5、土壤pH值一。找国南占多为酸性土壤,pH值一左右,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分年调整土壤的pH值。试验初期采用的方法是施用石灰,但长期大量施用会导致土壤板结,表层上壤pH值增大,但根际部位酸碱度变化不大,改良效果并不明显。经反复试验,分析解开治等的方法后,进行改良,将腐殖酸和石灰(1:1)混合,不仅可按杨梅本身的营养需求状况来调整元素配比,还可改良酸性土壤pH值到达适宜标准。一般来说,对于营养均衡的植株,1公斤腐殖酸中加入尿素克、五氧化二磷1克、氧化钾克、氧化钙5克、氧化镁克。每亩果园一般施用腐殖酸公斤+水250公斤+石灰公斤进行浇施,可改善土壤

6、性状,有的可能需要多次施用。3、因树、因时、因地修剪杨梅修剪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即:根据生长特点,科学培养丰产树冠;根据品种、树龄、树势确定修剪方法;根据种植海拔调整修剪时间;根据方向、位置制订修剪原则;根据树体寿命,长远规划修剪。以浙江省为例,一般来说,种植在海拔250米以下的扬梅,修剪时间控制在11—12月;海拔250米以上,时间适当推迟至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少数为2月上旬。各个品种树形不同,修剪方法也不相同。东魁树形直立,顶端优势明显,应控梢压顶,以自然圆头形和平头形为主。孝弄种技梢浓密,树形开张,应适当选留主枝,以自然开心形为

7、主。坡向不同,修剪方法不同,遵循阳密阴疏的原则,阳面多留树枝、叶片,增大受光面积,增强光合作用;阴面疏除大枝,增强通透性,整个树形做到层形明显,透光清晰。保留合适叶果比是杨梅树势更新的重要手段,一般东魁杨梅叶果比是幼果形成和发育期,要求晴朗和微风天气,若雨水过多则春梢疯长,落果严重。以台州市为例,当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3-7月春雨和“梅雨”降水量丰富,夏季台凤灾害频繁,对杨梅幼果发育极为不利,尤其2016年前期持续干旱、“梅雨”季节连续低温多雨,造成杨梅采收期普遍延后7—10天;冬季温度比常年同期低2°C以上。这种极端天气对杨梅当年和次年

8、花芽生长极为不利,当年杨梅腐烂率达60%以上,有的高达80%以上。因此,避雨栽培在此期尤为重要。试验中主要采用直接覆膜避雨,雨前将农用薄膜覆在树冠上部,四角用绳子拉至园地固定点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