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彩椒栽培技术模式

棚室彩椒栽培技术模式

ID:42472067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5

棚室彩椒栽培技术模式_第1页
棚室彩椒栽培技术模式_第2页
棚室彩椒栽培技术模式_第3页
资源描述:

《棚室彩椒栽培技术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棚室彩椒栽培技术模式宁安市江南乡小唐村张恩喜是彩椒种植大户,产品主要对俄出口,近几年价格高,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日光温室及大棚生产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品种选择选择荷兰瑞克斯旺公司生产的卡罗纳、特立尔。二'种植方式及效益(一)种植方式温室12月末播种,2月末定植,5月中旬采收,10月末结束。大棚单层2月末播种,5月初定植,7月中旬采收,9月末结束。(二)效益温室生产亩产量3500公斤左右,亩产值1.7万元,亩纯收入1.2万元左右;大棚生产亩产量3000—3500kg,亩产值1.1一

2、1.3万元,亩纯收入0.8—1万元。三、生产技术要点(一)培育壮苗营养土的配制:将无污染的农田土,充分腐熟的有机粪肥、0.01%的多菌灵混合均匀,装入营养袋中,浇透水后等待播种。(二)种子处理将选好的种子放入55°C的水中,不断搅拌,均匀受热,浸种30分钟后,捞出在用10%磷酸三钠浸泡20—30分钟后,用清水投洗2-3次,用纱布包好放入25°C条件下催芽,待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三)播种日期日光温室栽培在12月末播种,大棚栽培在2月中下旬。(四)苗床管理每个营养钵播一粒种子,播后盖土厚0.5c

3、m,苗床温度保持25—30°C,出苗后,白天保持20—30°C,夜间15—18°C,移栽前7-10天,进行低温炼苗,白天20°C左右,夜间13—15°C。育苗期营养土应该见干见湿,2—4叶期时,结合浇水可追复合肥2—3次,同时要创造充分的光照条件(五)整地与施肥整地前要求亩施腐熟的农家肥4—5吨,复合肥50kg,通过旋耕深翻整平耙细土地。土地平整后,做1.4m宽池子,要求沟宽40cm,深30cm。(六)定植苗龄一般60天左右,可根据天气、秧苗长势进行移栽。采用行距70cm的双行种植,株距35cm,亩

4、保苗1500株。《七)定植后管理技术1、肥水管理定植时浇足水,移栽后的3-5天内要求早晚浇水,保证成活。以后根据土质干湿程度5-10天浇一次水。开花结果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初见第一果时,开始浇水追肥。苗期,追壮苗肥,每亩施复合肥10kg,初果期追坐果肥,每亩施复合肥20kg,以后每隔20天左右追一次肥,每次亩施复合肥15—20kg兑水浇施。采果中后期用0.2%的磷酸二氢钾加0.1—0.2%的硫酸锌每7—10天喷一次叶面肥。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60—70%o2、温度管理生长适宜的温度,白天20-25°

5、C,夜间15—20°C,棚内温度低于10°C,高于35°C时难以授粉,容易引起落花落果。(八)整枝吊蔓每株选留2条健壮的主枝,从第4—5节开始留椒,以主枝结果为主,及时抹掉侧芽,中部侧枝可在留1个果后摘心,要求每株始终保持有2个枝条向上生长。每个主枝用1条防老化的塑料绳吊起来固定。(九)疏花疏果开花前要进行打叉,生长期间要及时疏花疏果,门椒不留,交叉留果,每叉留一个果,保证每株结果不超过6个。(十)病虫害防治病害:病毒病可选用病毒A可湿性粉剂;白粉病可选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疫病可用普力克灌根防治;青

6、枯病用72%农用链霉素灌根。虫害:蜗虫、白粉虱、红蜘蛛、蓟马等,可用10%毗虫咻、1.8%阿维菌素等药剂喷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